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长夜 10

── 怀 鹰 ──


(上 页) 〈 〈 〈

10

终于挨到放学,雨渐渐停了,虽然天空仍是那么的阴沉沉。

玉贞慢慢地走下楼,锦松在后面喊住她,快步走到她身边,说:“我们一道走吧。”

玉贞不置可否的望了他一眼,两人走出校门。锦松的脸色有点苍白,一路上都没说话。走到金昇铁桥,两人不由自主停下脚步,倚着栏杆,望着滚滚滔滔的河水。

锦松忽然叹了一口气,说:“说不出什么理由,我总在担心,我们的壁报迟早会出事,我这个感觉是很准的,你想,万一校方真的追查,我们就麻烦了。”

“你怕?”

“我?我怎么会怕……我只是替同学们担心。”他把视线放远,缓缓的说:“其实,客观来讲,我们的壁报的确有点那个……”

“那个什么?”

“你不觉得有点偏激吗?”

“偏激?”玉贞瞪大了眼。

“也许你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说的是真话。我问你,我们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读书。”

“对!读书,读书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只有把书读好,将来才会有前途。”

玉贞没搭腔,在心里琢磨着他说这些话的意思。

“但现在……大家不把读书当一回事,反而热衷于搞政治,搞学生运动,当然,在这个激荡的时代是避免不了的……”

锦松的这番话令玉贞感到很惊异,她从未听他说过这样的话。“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只要做个乖学生,听话的学生,什么都不用管?”

她几乎是一口气说出,自己也很讶异有这样的“口才”。

锦松没想到玉贞会反驳他,一时也说不上话。他看了一下天色,说:“别说了,快走吧,天色变了。”

话音刚落,耳际掠过一阵强风,转瞬间,只见一片白茫茫的雨由远而近卷来。这突来的变化使两人慌了手脚,夹起书包撒开两腿往前疾奔。好在附近有一间荒弃的屋子,两人跑进屋里躲雨。屋顶破了好几个洞,雨水从破洞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后面的墙壁早就塌倒,地上的石灰地板也四分五裂,露出一个个坑洞,积满雨水,而且很快就溢上地面。两人一退再退,最后退到一面墙壁的角落。两人的身子靠得很近,彼此都可以听到对方的呼吸声。

玉贞从未与男性靠得这么近,虽然两人从中一到现在都同班,她感到自己的心仿佛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于是惶恐地把手抱在胸前,那一阵剧烈的心跳传达至手心,引起一丝微妙的颤栗。她闭了闭眼,深深地呼吸几下,然后把视线投注在绵绵的雨帘。

“玉贞,冷不冷?”耳畔传来锦松那温柔的声音。

“唔……”她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句。

“玉贞,我——”他忽然把手放在她的肩膀。

玉贞吓了一跳,甩开他的手,又羞又怕又气,脸上旋即罩上一层霜雪。

锦松这才惊觉自己的失态,暗叫一声“糟糕”,忙不迭的说:“对不起,我……请原谅我……”

玉贞幽幽地望着脚下的积水。

“我已经跟你道歉了,还生我的气?”

玉贞茫然地摇摇头,什么都没说。

锦松观颜察色,知道玉贞并没有怪他的意思,暗地里舒了一口气。

雷声隆隆,大雨绵绵,两人都不说话,气氛在无声的等待中显得很不协调。

“玉贞,上次送你的那本诗集,看过了吗?”锦松找了个话题,企图打破这个僵局。

玉贞点点头。

“太好了,你觉得我写得怎么样?”锦松带着一丝期待的语气说。

“你别问我,我不懂欣赏诗。”

“我有一个很大的愿望……”

玉贞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我希望将来能做个作家,或一个诗人,我对写作有一种狂热.……你觉得怎么样?”

“作家?诗人?”

“嗯,这是我的理想。一个人要有远见,有抱负,更贴切的说,要有野心,我对文学就是有野心,这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锦松从小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和写作,尤其是诗歌。因为家境不错,买得起他所要的书,无论是古典诗词,五四运动以来所出版的新诗或翻译的西方诗人的作品,他都如饥似渴的阅读,并从中吸收写诗的技巧。从中一开始,他就断断续续的写了不少的诗,虽然学校的政治空气很浓烈,但像他这样喜欢文学的人也是蛮多的,而且校内的一些老师的文学根底不错,间接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学生们都知道,学校出了个诗人,尽管他的这些诗跟时局没多大关系,多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怀,而且技巧还很幼嫩,可也给他带来一丝荣誉。所到之处,总会引来学生们的注目,不管那代表什么。

雨渐渐停了,一对小燕子从屋檐下的鸟窝里飞出来,在清寒的天空里盘旋着,快乐地鸣叫着,震动着潮湿的翅膀,然后像箭一样射向高空。

还未到傍晚,强叔就回来了。他的眉宇之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愁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老是长吁短叹的。

强嫂说:“晚饭弄好了,快吃吧。”

“你吃,我吃不下。”他燃起一根烟。

“怎么啦?是不是工地又发生了什么事?”

强叔叹了一声,说:“庆良……过身了。”(注9)

向来不轻易流泪的强叔,眼眶不禁红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撼了强嫂和玉贞的心,使她们感觉现实的无奈和伤痛。强叔换下工作服,连饭都不吃,就出门去了。

这一夜,强叔没有回来。

(注9)过身:去世。

〉 〉 〉 (下 页)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9月22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22, 2017
2017年9月2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22,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