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基金会会讯 第41期

书饕昆明觅书踪

叶金辉


  趁着这回出差,我挤出了时间寻访昆明主要的书店,惊觉这片西南内陆边陲图书流量之大。最近才知悉,根据亚马逊中国纸质书与电子书销售总量在该城市所有产品总销量中占比,昆明市在2017年的“挚爱阅读城市榜”中排行第五,印证了我所观察非虚。

新闻路图书批发中心

hj41p029a

  共三层,面积如同小购物广场,底层有最少二十间大小不一的书店。左顾右看满目文具、教具、地图、辞典、童书、学校教材等,更多的是花里胡哨的通俗读物,如入迷魂阵。可见,昆明的图书吞吐量是何其巨大啊。店员比顾客还要多,大伙儿忙着点货、出货,甚至让哄哄的叉式升降机(forklift) 驶进走廊大批运书,一片繁盛气象,是我见过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大开眼界。

  先来到创文公司,那里摆放一套(80年代具影响力的)“走向世界丛书”、“茅盾文学奖全集”、新旧版《南怀瑾全集》、中华书局“中国小说最经典丛书”、“中华经典藏书”、岳麓书社的“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典藏版“阅读无障碍版”,还有复旦大学出版的证严法师“静思”丛书,部分儿童库存选书则二折出售。

  竟然在入门左拐处发现了一家书必银旧书店,而且一连四个店铺,简直喜出望外,如见至宝!它不是位于西站吗?原来这里也有分店。出发前曾在网上联系书必银出售我的旧书,但价钱谈不拢。本地早前的友谊书斋标出“有书不会输,没书一定输”的口号,书必银是否也取自谐音“书必赢”则不得而知,不过其英文直译为 Books will silver,名片却写着 Book-Bank,真令人摸不着头脑。

  书必银门面灯光亮眼,布置高雅,二手书干净挺直、无迹斑如新,一般二五折,包括一些台湾书。书架上面写着“专业特色销售:正版特价图书、库存旧书、大中小型学校图书馆配书、咖啡馆、企酒店、餐厅、办公室书架用书、阅览室、影视拍摄、公益捐赠用书等”。经营理念是“以诚为美,以博为荣,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号称“云南最大连锁二手书店”。

  我贪婪地流连每一本书,活像一只蠹鱼在书海啃噬。望见一本《词渊》,太重了,还是需要时到图书馆翻查算了。店员见我胸前拥揽着一堆书,自动拉来小推车给我。我指着那转售七八十年代旧书的书架,问她是否也二五折。她笑言那批旧书原价一两元,二五折就不用卖了,得个别算价钱。也对,真是个笨问题。

  收银机后是满幅整齐的云南文史典籍书墙,巍巍壮观。结账时店员见我买《为什么新加坡能?》,再听我口音,问我是否新加坡人?客户互动往往就此建立了。葛兆光《中国与道教》是绝版书,四十八元,算了。选了《凌淑华的文与画》、《拉奥孔》、《傅佩荣谈易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共133元。还有两间分店,书种一样吗?答案是:仅部分一样。

  二楼耕读文化传播公司全场二至三折,零售则四至五折,凡一次性购买五百元即享有批发优惠,标语是“少花钱,多买书,买好书”。它主营全国两百家出版社库存图书,常备品种一万余种,并承接大中小学图书馆与企事业单位配书。虽然耕读用简单铁架摆书,宛如书展一般(书排列得参差不齐),亦无装潢可言,却胜在以廉

图书批发中心内的书必银

hj41p029b

  不少鲜见的库存好书夹在书丛中,如《乔伊斯传》、《爱经》、《圣艾修伯里传记》、《爱因斯坦档案》、《读视卡夫卡》、《傅斯年图传》、《民国三大文妖》、《花鼓歌》、《诺贝尔和平奖得奖演说》、《新女书》、《梅兰芳影像志》、《鲍威尔文选》、《佛教小百科》系列(中国社科版)、龙房《伦勃朗传》、蒋勋《此生》、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薛涌《坏民主》。连少人问津的专业学刊如《蒙古文佛教文献研究》、《热风学术》、《东吴文化遗产》、《浙江人文大讲堂》也可找到,可谓雅俗兼容。

  我越淘越兴奋,像饕餮那样垂涎三尺,小有斩获。最终买了六七本书,才77元。其中,《林语堂口述自传》似乎多年没再印刷,找了好些年。

再次赶去新闻路图书批发市场

  两天后,要做临别前的最后出击,再次见识到这里满橱满箱数不尽的书本,真是名副其实的批发市场,门市可能只是随机零售,主要用以展示以利批发吧。前天太匆忙,遗漏了三楼的春晓图书,它招牌底下有五个颇有意思的小字:“悦读·阅回味”。一探究竟,它也是个大卖场,基于金钱与时间有限,我直闯三五折的特价区,在“非常人物系列”丛书中抽出了苏雪林的传记,选了《范曾自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民国大师文库》(北京联合出版社)。

  准备撤了,发现一间马武图书公司,部分图书很便宜,忍不住进去转了一圈。新知书局则兜了半圈,没有特价区,而且会员才有少许优惠。新华书店文汇馆就不去了,因为逐渐对大牌书店如新华、三联兴趣缺缺,可能出于受到廉价网络书店的影响,二则兴趣转向二手书店的淘宝乐趣。可怜那里有一家正版音影光碟专卖店正在清仓,很想在道义上出一份力,但时间逼人,抱歉。

  前天晚上看着白天往外搜回酒店的书越堆越高,就越感兴奋与成就感——糟了!万一超重呢?于是,我开始敲锣打鼓到小超市与菜市场四处找小秤。张罗数天,终于借到了,却在试秤塞满图书的重行李时,秤钩一脱,右手反冲力撞向额头,眼镜飞脱掉到厕所地上。额头红肿算小事,万幸眼镜未摔坏,否则第二天的压轴行程全泡汤了,而且连搬行李去机场、过关上机都成了难题。吁一口气,改为分量秤重,总收获是39本书共15公斤(约370令吉),加上其他杂物近30公斤。临别那天,微雨中拖着大行李截德士好辛苦,手把也给扯得走位了。

  返程飞机上窗外圆月当空,飞机一路追月。念及两三年前去广西南宁,逛了新华书店后在车站候车,忽见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霎时一股乡愁涌上心头。往后可能还有数不清的孤身日子,何以解愁?惟有读书,因为幸福就在悦读中,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堂。

智源书店

hj41p029c

  下午三点,在昆明市辗转找到了藏在小路的智源书店。这家独立书店格调颇高,让人激赏。例如,《在台湾发现历史》、桑兵《学术江湖》、钱理群《世纪新路:现代作家篇》、三联“企鹅人生”人物传记系列,三联“新知文库”、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煮雨文丛”、《王世襄集》、《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国书店史稿》、《鲍勃.狄伦诗歌集》等其同系列著作八册,等等。刊物包括《台北故宫杂志》、《中国书房》、《艺术新闻》等。

  逛旧书店与独立书店各具不同乐趣,旧书店贵在淘书,独立书店则是品味与氛围享受。独立书店以个性化品牌挂帅,老板以饱学修养与眼光替读者悉心挑书,皆属精品,为忙碌的读者省下精神时间。顾客只须轻松循着老板的风格,沉潜书丛中即有所惊喜,并慢慢培养、型塑与读出自己高尚的品味。如要追究起来,所谓旧书店与二手书店仍存有差异。顾名思义,二手书店出售别人看过的旧书;而旧店除了卖二手书,也可能兼及未售出的库存剩书,廉价且环保。

  网上书友建议顾客不妨与智源店主攀谈,因为店主对图书尤其是台湾书很有心得,我一时想不到话题,且随缘。我对《学术江湖》有点心动,但惦顾到网上购买可能更便宜。囊中羞涩的读者往往矛盾于支持独立书店的大我或廉价网上书店的小我之间,此事两难全。决定暂且按兵不动,空手并内疚地低头溜出书店,挺不好意思,希望书主谅解。连同在新闻路图书批发市场买下的战利品,这一天背回七公斤的书,晚上要跟老板晚餐,所以得赶在傍晚前乘搭巴士返回酒店,明天继续——觅书。

大象书店

hj41p029d

  第二天,找到昆明有名的文化巷,费孝通在战时即住在这巷头。此次我是来直击这里的三个目标—大象、漫林、麦田书店。中国有家大象出版社,其中一义为追求“大象无形”(《老子》)之谓也。当我望见这书店招牌画有一只大象时,顿觉自己想多了。说它是一家地下书店乃语带双关,不仅是指其非主流个性,而且它确实位于地下室,出口通向对面低处的露天饮吧。话句话说,它是一家书吧。入门小厅首见艺术品展示,一度怀疑自己走错地方呢。书吧播放吉他音乐,清亮悦耳。两名女性在喝茶谈论文学,好像是师生,提及北岛的作品。听他们的对话好生灵性,文艺气息顷刻被激活。

  这里专攻外语与翻译文学,有《乔伊斯文集》、奈波尔“印度三部曲”、《耶鲁文学小历史》、Penguin Little Black Classic 全集、上海译文版的“译文经典丛书”、“外国作家翻译作品”系列、“小鱼译丛”、“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家小藏本”、“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大家小书”系列、《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福柯文选》、《苏珊桑格谈话录》等,皇皇吸睛。

  中国文史方面的书籍有新星出版社的“新人文丛书”、《林徽因全集》、《故宫书画图录》、白先勇《白崇禧将军身影集》、《遗留韵事:施蛰存游踪》等。前几年出版界闹丰子恺漫画荒,一时洛阳纸贵,我好不容易抢购到两册,现在终于应需求出版了《丰子恺漫画集》数册,在此摆售,否则读者被迫去翻1979年新加坡出版的六册《护生漫画集》了。

  刊物有《诗手册》、《智》杂志等。《智》的本期专题是“三岛由纪夫特辑”。此外,这里有很多日本翻译文学、云南大学纪念特辑、云南历史的图书。艺术是本店的重点之一,《梵高书信、画作、珍藏手稿》、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等排满几个架子。几年前,布迪厄这本书卖断市,一书难求,旋即被人在网上炒高价格。在中国学界有一现象,西方前沿思潮与学术话语一旦获共鸣,即争相引用,哪怕张冠李戴亦惟恐落后,并且经常如此。

漫林书苑

  原本为人所期待与向往的双店铺独立书店,左店两层前端通透,二楼往内缩,专摆放英、法、德文书;右店书架从地往顶铺盖,文具精品占半。可是,入内立即感觉到紧张、呼吸急促,因为店员的双眼与 CCTV 严格监视顾客的一举一动,四处贴上“请勿拍照”告示。可是拍照会招致损失吗?让读者拍照晒在网上不是最好最廉价的宣传吗?一对父母带小女孩进来,店员目光锐利地盯着小女孩、毫不客气地说:“不买就别翻”。

  这里大多数图书用透明塑胶袋密封,也没有试看本,无趣兼小气。记得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读书节目中说,为了减少运送途中灰尘弄脏,所以书本用透明塑胶袋密封(令人狐疑的是:难道其他国家就没有这个问题?),可是好的书店应该提供试看本。漫林书苑叫人无法畅心漫游,相信梁文道来到也会摇头。

  当每位光临的顾客被缺乏善意与人情味地瞅视、当作是潜在的雅贼,再美的装潢再高贵的气氛也会被消磨殆尽,何苦呢?何不干脆做批发算了?如此有性格的经营之道,即使满苑好书也浑身不自在,无福消受——此地不宜久留。唯一的收获是发现了五册的《许倬云说历史》、孙隆基《新世界史》、紫靛色新版的《南怀瑾全集》、三联“新知文库”,还有中国学界四大才子之一许纪霖的《家国天下》。

  漫林与其他中国许多独立书店都爱播放英文歌曲,何则?是神往西方的自由艺术与灵魂的诉求吗?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探究一番。

麦田书店

hj41p029e

  漫林书苑往前数十米,就是麦田书店。入口通道很窄,左右都叠满了书,只容一人进出。店内面积小得令人易患上幽闭空间恐惧症,几步即到尽头,尽头向左拐成 U 形。书店没客人,但见老板在独自弹着吉他,是否倾诉着知音难寻、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抑或透露了艺术家对精神世界的执着?

  当书店只有我一个客人的时候,着实叫人尴尬,好像老板目光与期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店小志气大,独立书店确有独到的眼光,一如我于此搜到的数册《福斯特文集》,《小说面面观》、两册《以赛柏林书信集》、《范曾自叙》与《毛姆文集》,可是皆非我首选,最后抱着歉意狠心空手离开。

走铁道去西站旧书交易市场

hj41p029f

  在建设路下车,搞不懂方向了,问问几位路人,一位大妈指着对面左侧有点隐蔽的铁路,叫我走铁路捷径,说不怕,就每天早上一班车,走过了。难怪它在百度地图上是空道,原来是铁路啊。彳亍铁道上,这里僻静惬意,两边是比人还高的攀缘植物与草丛。迎面零散几人走在铁轨左侧,似乎无意让路—啊,忘了这里的交通秩序是右上左下。我不时回头远眺,万一大妈搞错了,火车突然冒现在身后轰隆追来,我准状如鸡飞狗走、四窜蹦跳喊妈逃命。访书竟至舍命冒死,委实滑稽得啼笑皆非。

  走铁路访书倒是第一回,漫行铁轨中央,看不尽前路(后来才知道这是昆石铁路)。回想自己跑了中国十五个省与特区,每到一处总是奔命按图索骥、舟车劳顿钻书店,不尝美食不去购物,甚至放弃著名景点,到底为了什么?一次在北京还是哪里不慎扭伤脚,依旧跛脚鸭一拐一拐地勇往如故,欲罢不能。这次也扭伤脚踝,不时疼着,何苦呢?大概只有读书人方能理解我这个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答案。迎面一人遛着只狗,有伴侣至少比孓然好一些,不像我,这些年总是伶仃孤旅,遗憾无同道同行分享。笔直的铁道,恰似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然习惯独来独往,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而铁路预示了我孤寂的人生况味。无以解嘲,只好阿 Q 一番:一个人也不错啊,自由逍遥。

西站旧书交易市场的旧书店

hj41p029g

  走了约一公里,西站旧书交易市场就在右边。一排店铺,首几间关着门,可能倒闭了,是否好景不再?一间双店面的旧书店,前半部分的图书还有上架排列,越里面越凌乱不堪。书本都蒙上一层灰尘,甚至弥漫一股潮湿霉味。找到《西南联大·昆明记忆》与《西方文论选》,两本十六元。第二间旧书店满地满橱、翻箱倒柜的书,有如刚被洗劫过那样,想起广西南宁旧书市场,书况不相伯仲。为了往内一探大块头的书丛,我被迫踩在地上的书堆上,罪过也,可是实在没有落脚处!贴壁的书架好些是云南研究文献、资料汇编、地方志、通鉴、年鉴、全书。偶然找到一本封面有些陈旧、内页却完好的厚厚的(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与全新的《中外美术赏析》,合计才廿五元。

  第三间没开门的叫万卷书店,招牌写着“经营项目:旧版图书,教材教辅”。台湾也有一家万卷楼书店与出版社,多浮想联翩啊。隔壁大门深锁的还有最书店、云南赚写书店。最后一间是孖店的书必银分店,标榜:“天下第一行,尊重文化人”,“你敢买,我敢卖”。门联是:“生意不分大小·有利则成”,“读书不分贵贱,有信则灵”;门楣挂着“星期天,哪里去?书必银淘书去”的布条。

  这里有两套不同版本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再廉价我也只能认命没本事扛回去。这里的云南文史、少数民族研究的大部书更多,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云南占了52个,近水楼台,占尽地理优势而成为研究强项。快速浏览了约二十分钟,选定了《图解坛经》、《人间词话》,虽然家里已有了另个版本,仍忍不住买下,因为印刷实在精美,图文并茂且廉宜。加上南怀瑾《禅宗与道家》与其他六本,才49元,美中不足的是要超过两百元才开发票。

  书必银旁边是闲人免进的公寓,公寓的居民也真幸福,旧书店为他们打开了多扇通向世界的窗户,不愁没书可看,何况还有价廉物美的过期《国家地理杂志》、《意林》等杂志,必有一种合口味。阅毕又可拎到这里回收,再挑数册回家,既环保又可知识循环,不亦乐乎?心情不好时过来挖挖宝,或像看股市般定时探头留意旧书流通行情,必定乐趣无穷。有个胖小孩大概是第二间书店老板的孩子,刚刚还在店里看漫画嘻哈笑个不停,现在又跑到书必银翻杂志看。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大概不会学坏,而且将来可能是饱学之士。书必银左边那没有名堂的半间店铺原来也属书必银,几乎全是云南地方研究珍藏,店员在朗读英文,应该还在求学中。

  旧书店在经营风格上应该可分为两类,那两间杂乱不堪的旧书店主要卖教材,通常高校集中的社区附近都有类似的旧书店,锁定师生群,论斤收卖课内外辅助读物,针对性与实用性强。它们不尊重书籍,仅把书本视为纯粹商品买卖而非文化事业,否则无从解释为何由任拉拉杂杂的图书受伤地东歪西倒、胡乱趴满一地却不愿收拾,甚至把孩童学行车高高瘫在书堆上。书本蒙上灰尘也不打理打扫,让爱书人倍感疼惜。店主本身不爱书不读书,可见一斑。

  第二类则非书必银莫属,爱惜书本、专业打理、一丝不苟、尊重文化人、有文化理想,与第一类旧书店相映成强烈对比。书必银富有独立书店格调,且介于两者间,书本都抹干净才上架。旧书店价廉物未必美,独立书店有品位却书价贵,我喜欢穿梭两者间左右逢源。当然,真正价廉物美的是网上书店,但却少了逛书店的趣味。

  这两天去过两间书必银分店,尚有一间何在?我不愿放过,店员很热情地为我指路,还画了地图说就在附近,走路可到。我的经验是,中国人所谓步行可至的附近,可能是数公里之远。回程背了数公斤的书抄铁路折返,书量太重,新买的背包也扯裂了数根线,接着乘搭德士去西环路的书必银第三件分店。以往赶车、步行都比不上这次走铁轨难忘。为求节省,交通费与距离我都事先盘算过:首选乘搭巴士,迫不得已才搭德士,因为看着计程表的跳动越是心疼,足以抵消旧书的廉价。

  翌日,参观云南师大后,从西门穿出,我再次抄铁路寻访昨天关门的万卷、最书店与赚写书店。气吁吁地来到门前,它们依然大门深锁,只怪自己太傻太天真,看来真的“关门”了,汗水白流,心也甘了。(后来才知道这条铁轨叫昆石铁路,乃抗战时期修建的“滇缅铁路”现今仅存的残段。)

书必银第三家分店

hj41p029h

  位于车水马龙的环城西路,门额电子荧幕板滑过“云南最大旧书连锁交易中心欢迎您”、“不忘初心”等字样。门联还是那句“中国好书店,最美书必银”,“生意不分大小,有利则成”,“读书不分贵贱,有信则灵”。两间店铺的分店,左边店专营云南文史与地方志,收银台左侧还有小库房,全是云南研究典籍。右边店则出售综合书类,书的品相很新,四五折出售,引我瞩目的有“茅盾文学奖文集”、三册修订精装本《曾国藩家书》、《宇宙历史哲学》、《书法字海》等等。

  一名母亲带五六岁的孩子来看书,孩子翻书问东问西,母亲耐心教导解说,场面温馨。昨晚乘坐汽车时,在横冲直撞的车群中,一对母女要过马路,司机让路,那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行至我们的车前忽然停下脚步弯腰俯首。我们以为她闹别扭或跌了什么在路上,原来她正向我们九十度鞠躬感谢,非常可爱,惹得我们笑了出来。当我们这几代人已被贪、嗔、痴蒙蔽得失去方向、弄得地球乌烟瘴气时,我们仍旧与惟有寄望以教育的力量启蒙并改变下一代人与世界。小孩犹如一本无字的书,有待我们为他们填上历史的教训、人文智慧与价值伦理,共同以阅读自我救赎与回归本真,让灵魂在阅读中升华。

  我几乎翻遍了这里所有书架,最后选了 G·希尔贝克、N·伊耶合著的《西方哲学史》(上海译文版,2004),它基本上是未被翻阅过的新书一本。结账时,店员敲了敲电脑,说98元!竟然高出原价一倍,我忍不住脱口说:“好贵哟”。店员很平静地再查看电脑,说是根据孔夫子网上书店各卖家的差别取个折中,而且还要看书本的品相、是否绝版、断货、畅卖。物以稀为贵,一番心理挣扎后,还是忍痛买下。

  每家书必银分店都有艺术品、小雕像摆设,而民国文献或云南清末地方志稀缺珍本则用玻璃围罩展示,作为镇店之宝,这家也不例外。

清华书屋

hj41p029i

  在云南师大校园内请学生指路,学生说清华书屋在校外,早已改为音乐艺术中心了。我楞了一楞,2010年清华书屋随师大迁至三十公里外的呈贡校区,店主接受访问时慨叹连年亏顺,面对关闭的困境。可是这里是师大校本部,莫非残酷的现实如许快速波及与欺人?走出校外,瞥见了繁体的“清华书屋”四字与清华大学的校徽,才松了一口气,它就距离师大南门一箭之遥。不对,楼下是艺术中心,楼上才是书屋哩。

  拾级而上,显然它已不再是独立书店,而转型成了综合性书店(如新华书店)了。面积不小,兼售一些画作与瓷器。主要是依学科分类的教科书与参考书,诸如法律、医学、历史专业、东南亚语(地缘需求)、辞典、网络小说(崭新的分类)、摄影、公共关系、建筑等。其中,不少是北大出版社出版。故事畅销书打六折,另有靠墙的选书特区一律五折或三五折。书店后方是闲人免进的存库,但有一“学术走廊”,不知作何用?莫非是书屋原型与理想的余温?

  翻到了鲁西迪《午夜之子》、大块头《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厚厚的汤一介《和记者谈心》、人民大学出版社十册的《汤一介集》(学术作品、散文等)。难得尚有《亚洲的去魔化:十八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理想国”M 丛书。葛兆光《余音:学术史随笔选》(广西师大出版社)售价很贵,其他好书源源如布迪厄上下册《世界的苦难》、数册《福柯文选》、新扩大版的七册《成中英文集》(人大出版社)、九卷《劳特利奇哲学史》(Routledge 译版)、《托尔斯泰次子回忆录》、《70后批评家文丛》(云南人民出版社)、《石鹏飞文存》(云南集团出版社)、《未名湖畔大师谈》、《梁羽生散文随笔》等。

  捡了几本特价书下楼,我循着一二一大街步至民族大学前的路口,仍找不到传说中的清园书局。据知,张官营旧货市场旧书交易区业已搬迁,否则扑空。至于盘龙江畔傍晚的旧书摊,马街、岗头村等定时旧书地摊,相信经过时光的淘洗已光景不再,成了旧照片里的风景线。除却较远的“猫的天空之城”,从图书批发市场、智源、大象、漫林、麦田、西站旧书交易市场、清华书屋至三家书必银,基本上昆明的重要书店大致都经已囊括了,不虚此行。

(南大基金会会讯,第41期 第29页)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9年11月05日首版 Created on November 5, 2019
2022年02月0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