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且慢!

── 海 凡 ──


  一场突发的世纪疫情,许多社会活动被封锁了,各种隔离,各类管制使生活不得不放缓脚步。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停顿或放缓都是折损。而事物总有两面性,福祸相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慢有慢的好处。现代都市节奏快,人不免被催逼得紧张浮躁,急性子的人不少。而用急性子来知人论世,往往不理性,容易脱离实际,有时得提醒一声:“且慢”!

  生活中不少这种现象,从别人嘴里去认识他人,并去评论扩散。听到对他人说长道短,基本照单全收。即便当事人就在身边,也不愿去接触去求证,宁可接受来自说是非者的看法。说是非者自然想拥有某种权威,绘声绘影,添油加醋,以发挥影响力,听者成为工具,满足了他的虚荣心,或卑劣目的。在背后议论人多出自阴暗的心理,为着达到某种不光彩,不坦荡的目的。一旦这种议论扩散开来,看似有了“群众基础”,许多经验都显示,从众心理的推波助澜,“众口铄金”以致“三人成虎”,一点也不稀奇。从别人嘴里去认识他人,常常与事实相去甚远,在这个基础上评论,或抨击一个人,是很不可靠的;即便是转述,也跟造谣,诋毁,污名化他人者成了同路人。

  对作品的评论亦如此。一篇文章,一本书出来,读者发表读后感,褒贬臧否都很正常,前提是真正读过了,经过思考,鉴别,有感而发。而不是撇开原文,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从别的读者那里,从别人的评论那里,接受观点,摘段撷句,加以阐发,形成自己对那篇文章那本书的看法,并由此对作者作出论断。至于以人废言,因人废文,就更不可取了。

  互联网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渗透了思维方式。在智能手机上触屏浏览,你的阅读会留下轨迹和记忆,网络的人工智能,能对庞大的信息进行“过滤”,按照个人阅读倾向,为你推送你感兴趣的内容,提供的往往是性质比较单一的资讯,你以为涉猎广泛,不料跨入的却是“信息茧房”。也由于网络资讯浩如烟海,要去检索,求证某种论述的确实性,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叫人不胜负荷,导致人们选择抄捷径——政治认同,意识形态先行,认准某些公众号,从中接受观点,汲取资讯,需要去印证的事实,反倒被置放在后了,形成所谓的“后真相”现象。此外,网络的即时性,信息传播的速度常常超过事实展现的速度,热门事件一上网,为着各自的利益和盘算,各路“好汉”一拥而上,资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一旦性子急,来不及深思细察,就会顺大流,被某个节奏带着走。如今人人一机在手,似乎资讯尽在掌握,信心爆棚。夸夸其谈不难,要做一个理性的人,负责任的说话却不容易,而这恰是作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应有的秉性,应守的底线。网络上不少见轻率,粗暴地给人做政治定性,给他人的文章或言论扣上诸如卖国、汉奸、恨国党、第五纵队……等等大帽子,这类挥舞大棒,自以为是出自义愤的行为,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证据,其实质就是一种语言霸凌,语言暴力!

  回头细看现代中国并不太久远的历史,曾有数以千百万计被打倒,并踏上一只脚,要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的受难者,绝大多数,比如胡风集团的两千多人,右派55万,以及文革时千千万万的受难者,给他们戴的帽子基本都是捏造不实的,事过境迁,绝大部份都得到平反!历次的政治运动,使得多少善良,正直,爱国的人士受尽伤害!一些历史旧照片让人触目惊心,不妨反躬自省,如果穿越回到当年现场,自己会不会成为高呼口号,挥舞拳头的其中一人!?

  现在喜欢说不忘初心,初心总是纯粹,好比幼儿园里的教导,简单,朴素,诸如善良,诚实,互助,礼貌,卫生,不浪费,早睡早起,不骂人打人……等等,若干年后倘还能坚持,不啻是人生一大财富,社会也会更和谐。大道至简,不忘初心——重温当初学习的那个朴实的道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需要用它时时警策自己,当你想对一个人,对一部作品发起议论,尤其是发起抨击,如果你只是从你的同温层里汲取资源,那么,且慢!请按捺性子,人就在那里,书就在那里,请花一点时间去接触,去阅读,对他们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才说得上有发言权,不然很可能就是穿凿附会,捕风捉影,就是人云亦云。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下蛋的鸡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作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一旦张冠李戴骂错了,你有准备为此对受伤害者做出澄清,道歉吗?你又用什么来反省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愧疚?!

2022年8月刊载于《新华文学》第97期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2年08月21日首版 Created on August 21, 2022
2022年08月2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ugust 2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