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挖木薯的日子

── 农民何 ──


我的农场,种植最多的是香蕉,基本上每三、两天可采摘一串。其次是木薯,也是到处生长,这二种果实的特点是容易栽种、生长、结果,几乎是无需照顾,除非你对果实有高品质的要求。

除了直接种在泥地上,也有不少是种在特大花盆里。由於农场面积大,12亩地,可任性随意的栽种,而且它有无心栽柳柳成荫的优点,我们随便把茎枝丢弃在地表上,经过一段时日,它还是成长起来,只是果实好坏、大小罢了。

我在一个偏远角落,种了不少木薯,经年累月都没去采摘,都快2年了,想必都变成了石头了。老友时常调侃我是个怪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确实是很无奈的事。

最近,我终於下决心,要开始挖掘了。由於我种木薯不按牌理出牌,本来应该在田野上筑土堆垄,这是最正确、基本的种植法,也是最方便收成时的挖掘,但我没时间精力这样做,我就是直接在地表上挖洞插枝,这造成挖掘时的难度。

终於开始挖掘了,我在地上铺好一张大塑料袋,准备挖出来的泥土再放回洞里。由於泥土积殿整年,坚固难挖,即使我先浇上大量水,也无济事。我得小心,再小心的挖,多次的经验告诉我,挖掘时若有伤口见白或断裂,就会很快氧化变质,不大适合食用或出售。就这样在大太阳底下慢慢的挖,这辛苦的劳作就很自然地想起,父辈在日治时期,没有米饭,只能挖木薯充饥。父辈一再对我提起这难忘的《挖木薯的日子》,就是要我记住这深仇大恨,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我是政治动物,务农时,不好好去掌握锄头,却想着:战争、饥饿、仇恨、抗日。还想到老远时代的新华义勇军,没完没了。不过这段苦难的历史,确实要牢记。

我曾拍摄下来,一株木薯主茎,由於长得太高太长倒下来,但生命力旺盛,成为横向生长,上面整齐向上长出茎枝叶,像列队前进的抗日军(又是抗日),煞是好看养眼。

挖掘必备工具:

巴冷刀、铁撬子、小锄头、小铁锯。

首先用巴冷刀把主茎上的枝叶砍掉以及其周围的杂草乱树砍掉,然后用铁撬把坚固的泥土弄松,完全松动后,才用小锄头慢慢把泥土拨开,挖上来,见到木薯时,绝不可以用巴冷刀将其与主茎砍开来,因为这样木薯会断裂见白,这时只能用铁锯慢慢锯断,这就大功告成了。这时的心境、心情就如同考古学家,完整无损的完成出土文物的挖掘(还真像哩)。有此心思,刚巧我是古文物爱好者,这星期会将我一生珍藏的“文革”古文物,送到拍卖行待售(缺钱用,没办法)。

砍下来的木薯主根茎,切成几段后,我就在空旷地,整齐的斜插在泥地上栽种,真想不到隔天,全部被猴子拔出来,丢弃一地。此事经常发生,没办法,我用一个大圆盘写下大字:请猴王,手下留情。竖立在泥地上,然后又重新栽种。隔天一早,回来一看,猴子还是不领情,把根茎丢弃满地。牠们只是好奇、好玩,但却苦了我这老农民,真无奈!

2024-3-21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4年03月21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21, 2024
2024年03月2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