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何 ──
从砂拉越庆典回来后,又开始忙着各种老友活动。首先是月底的 Ubi 聚餐会,然后是合艾35週年纪念日,然后是与一群老友去 KL 拜访左派创党元老 Dr Poh,然后是在南方学院的全国(全马)老友大集会兼烈士墓园祭拜(已有68人报名),再然后是老友新春初三联欢宴会,真是多姿多采,不亦乐呼!
这次的老友会举办合艾之旅,是由梅略德老同志领队,他一向来很关心泰南和平村的前战友。1989年底合艾和平协议签订后,开始建设和平村,他出钱、出力、出时间、出物质,最为频繁、慷慨,和平村建设委员会曾公开大力表扬,登载在村会所的荣誉板上。
我们的代表团分为两组,一组乘坐长途巴士,共3人。 另一组是乘坐飞机,共5人加一位男童。当天老友会会长蔡家福还真有心,带着一身伤痛(刚刚跌倒,严重伤及肋骨),特地跑来樟宜机场为我们送行。
临出发前一个星期,我忽然接到一位朋友的来伩说,怎么你们的“新加坡老友联谊会”贬值了?蒸发掉了?主办方的邀请伩函与节目表,竟然称呼你们为“新加坡老友出席者”,而称另一方为“新加坡老友年初三聚餐筹委会出席者”。听他这么一说,我叫他赶快传过来给我看,果然是如此称呼,我今天才知道此事。本来昨天老友会开会时,要求我在35週年大会上,代表老友会坐上贵宾席、上台讲话、领奖。我当时还考虑接受这一委托,经此一事,我坚决辞掉这一委托,名不正,言不顺,叫我如何发言?老友会财政洪青山说,那么就换成梅略德,他更有资格,而且受委为领队。坦白地说,这一趟庆典,我本来就没想去(这类庆典已出席几次了),因为太忙,广告、农场两边跑,年纪大健康差,确实很累,只是我方出席者太少了,我得赴会。得知老友会没被正式称呼后的隔两天,我还是用心制作了一面贺禧的锦旗“友谊长存,欢聚一堂”。我是衷心期盼大会成功举行,而且也始终相伩大会工委会负责人是有智商、有智慧,要团结各国各地的老友们,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幸福生活前景而奋斗。会出现这个称呼的失误,另有原因,是因为有公关高手?有强势外交游说团?在工委会里活动,就轻易把这正名取消掉,这就不得而知。这只能说,“新加坡老友联谊会”小有名气,但也只局限在马来半岛南端的小红点孤岛上,无法走向国际,名声远扬。难道我们还处在“飞鸽传书”的年代?不是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年代,所以这正式名称无法飞传到遥远的泰南合艾市,情有可谅。但是,我不理解的是,同样是翻山越岭过大洋,砂拉越中区友谊协会却能以正确的老友会名称,发出邀请函与赠送纪念特刊礼物,给予我会应有的尊重与礼遇。
我只是一位地位卑微的宣传主任,怎会敌得过高高在上的公关经理。都已经是 AI 时代,改革开放都快半个世纪了,职位称呼早已晋升为公关经理,我还停留在解放初期的宣传主任,主任如何与对方的经理竞争?我要辞去主任一职,除非给我做经理。若我当上了经理,我一定会据理力争说,若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新加坡老友联谊会”,那也应该知道有两组人在举办初三宴会。除了后来他们的“新生”初三宴会,还有我们传统原有的初三宴会,我们是在林清祥创党战友 Dr Poh 的感召下,坚持举办初三宴会。Dr Poh 即使是因为年纪大、健康差,无法亲身出席,他也会在酒楼大银幕上发表初三献辞,以沿继林清祥创办初三宴会的左翼奋斗使命。35週年大会应该公平的称呼双方为初三会,若要区分,可以称对方是初三会A队,是中央派。称我方是初三会B队,是马列派。因为我方总是无法顺利走向国际,我们这次的代表团,为了凑数,竟然会有四岁半的小男孩,把这趟合艾之旅当“儿戏”,而对方却能派出35人盛大代表团,那我们就只能留在国内当中央派。
要不是在砂拉越庆典上发生红旗被划清界线的怪事,我就不会连续写了好几篇文章发牢骚。何况我是对外宣传主任,对於相关联的外界之好事坏事,我都有责任回应、解释,这就不得不写了。
对一个人,一位同志,有名有姓的称呼,这是最基本的尊重,应有的礼貌,赴会者才会心旷神怡参与其乐。
果然在会场上就出现了不顺心的事。梅略德上台领了奖状,徐徐走下台递给我看,“兹感谢,新加坡老友出席者,积极支持合艾和平协议签署35週年活动,不勝感激”。我问他,你是代表个人还是集体领奖,他回说,当然是代表老友会。我听了啼笑皆非,真是天下奇文,真是写文章高手,这“出席者”竟然可以理解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随君所欲任君选。可以是梅同志个人的荣誉,也可以是“老友会”全体同仁的骄傲!这让我写文章时,学会了模稜两可的写作技巧,这真是一个大收获。
颁奖过后的午台上的节目是集体拍照。主办单位有安排这样的节目,让所有各地老友会、各地下革命组织、各战斗军事单位,先后轮流上台与四位和平村村长拍照留念。当主持人喊到“我们”的单位“新加坡老友出席者”时,我们经过讨论,认为上台拍照不恰当。这单位不是我们的组织,上台只会被人耻笑,说是爱出风头拍照,不是喊你,你却自作多情上台拍照,“婉拒”上台。有人却说,你们这么小气,说得一点也没错,我是拿着红旗到处求人拍照的小人,当然是小气啦。我不服气地说,自古以来,不平则呜!
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事已闹开,公诸於世,徐氏两姐妹来伩说,早就叫你要退出江湖。退出?当时在砂拉越庆典上她们提出时,我还认为应是“他”退出,而不是我退出。我的处事原则,是不把国内分裂丑闻带到国际上来,若有人要这么做,我只得回应-退出战场,与世无争,去过自己安祥宁静的晚年生活。所以是时候退出国际江湖大会了,也就下了决心,从此不出国门,参与国际江湖大会,多留一些时间在国内,做广告,有收入,去农场,有收获。
“人间若有温情在,绿荫深处和平村/泰和联”
感谢大会工委会重要负责人-郑同志带领一批战友,在我们回国的前一晚,宴请我们,为我们送行。十分感激,万分谢意!
感谢合艾和平协议签订35週年纪念庆典,带给我的最后一次,也是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
2024-12-3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4年12月03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3, 2024
2024年12月0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