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何 ──
今天八月十六日有老友来访,我得提早到农场,尽快速度完成天堂果传花粉工作,每天都有十朵以上的雌花授精。
中午一点,洪清山带了十位老友,他们是红山咖啡摊的聚会茶友,乘坐面包车到达门口,我正在忙,小黄代表我前去迎接。他们直接从门口步行至山上的百年祖屋接客厅,半途有二棵1.5米长的千层蕉吸引他们,停下脚步欣赏、拍照。这二棵相依相靠在一起的千层蕉,顶层那几圈已发黄成熟,原本我是打算今天砍下来(包括一串已成熟的紫红蕉),让这一砍蕉过程,成为一个增长知识的有趣见织,我是尽量让访客多看到农场的活动、事物,毕竟来一趟农场不容易啊!但结果一直到他们离开,都抽不出时间表演一番,可惜!
他们来到祖屋大厅,地上已淮备好35个榴莲,就开始剥开来吃,绝大多数是好榴莲,平均每人可享用3个。团里有一位妇女是专家,由她挑选出来的个个都是顶级果肉。她告诉团员,凡是被松鼠咬破一个洞的,都是好榴莲,这话没错。
我约了洪清山去后门外的公家地碰运气,他拉多一位老友加入,我们三人各拿一支长木棍与大米袋向后门走去。临去前,我告诉正在吃榴莲的老友们,有哪些果树、花草、景物可参观。正对面是天堂果园区,紧联着大片的百香果园区。右边山顶上有一个大蓄水池,养了不少鱼,我还交给你们一袋面包喂鱼,这水池旁边有一株柠檬树,不及一个人的高度,长满柠檬可采摘,附近也有不少辣椒树。祖屋后门有波罗密树,结果实了。
尤其是天底下难得一见的农场“蒙古包”,是一棵多产的水翁树被我用黑丝网袋,从底包到头防猴。至於香蕉树,随处可见,当然还有其他果树、花草。
一切交待完毕,我们三人就走出后门,临出发前,我一再告诫他们要牢记方向、景物,以免迷失在茫茫绿林里。一路上,我在每个关键处的树干系上长条红色彩带,做为辨认记号。这野地榴莲树真不少,不过就事论事,这些都不是公园局栽种,也从来没有照顾,连巡视都没有。这些是天生天长,说不定在英殖民主义者莱佛士统治新加坡时就有了,是上天赐给天底下的黎民百姓的恩物,我们也就捡得心安理得,没有作贼的心态。
想当初,我请外劳围农场篱笆时,应该偷偷向外扩张,把这些紧挨着的榴莲树圈围起来,我就是岛上的榴莲大王了。真可惜,失去这个机会。
我们三人走了一大圈,拾到十多个榴莲后,却真的迷路了,完全看不到来时路上的红色彩带,在丛林里团团转,花费了一段长时间,才胡乱走回到农场,真是惊险万分。
增多了这十多个公家榴莲,有一半就打包装在盒子,另一半直接带走,他们也釆摘了一些班兰叶与红竹叶。这时我问他们,我介绍的花草果树景物,看了有何感想,怎知他们回复说,哪里也没有去,还把喂鱼的面包还给我。我也不知道是天气热、蚊虫多、路不好走,还是他们年龄偏大了,都是八、九十岁高龄。果然有一位老友摇头叹息说,到处是野草丛生,访客怎会前来?然后他提出一个良策说,你应该向公园局申请一对牛羊来吃草。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明天得赶快去申请,而且要求十对牛羊,到时农场会呈现南泥湾的美好景色: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哪该多好啊!
其实,像这种点(从大门口)到点(祖屋大厅)的参观路程,是很普遍的现象。曾经有一团访客,就是从大门口走到祖屋大厅后,转身就走回大门口,离开了。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奇怪。
老友们走到大门口要离开了,洪清山坚持付钱予我。我回说,事前已表明是我请客,结果我以友情价收下他的钱。我也送了一大一小的天堂果给一位团里最年轻的女士,她坚持付费,我也收下了。本来要送她一个超大果,就在大门口边,我特地带她去看与采,结果这大果太熟了,整个掉在黑色的丝网袋里烂掉了,真可惜!
今天真是一场十分难得的榴莲大聚会,是这一个多星期来榴莲丰收期的最好成绩,给农场带来人气,带来热闹。
谢谢红山老友们的光临!
2024-8-20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4年08月20日首版 Created on August 20, 2024
2024年08月2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ugust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