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何 ──
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节又来了,我们老友群又开始忙碌筹划庆祝活动。按照三十多年的传统,我们是在东海岸马林百列海滩集合,有几位老友都会带来自家煮好的食物,让大家分享。生活忙碌,难得一年才见面一、两次,都很珍惜这欢乐时光。今天来了49位工运老前辈,看来主角应该是96岁的前立法议员-何佩珠,每一年的集会,都会带来各种美食,她善於高谈阔论,讲话风趣,谈资丰富,总会吸引人们围着她听故事。我趁此良机,制做一个告示牌,在集会上宣传新纪元大学办‘南大楼’的筹款活动。
我们的庆祝活动,像往年一样,分两个时段。上午是“自家”曾经的工会组织会员,六、七十年代工业战线上为生活、为加薪、为福利、为职权,甚至为建立美好国家/家园而奋战的工人同志们,又再一次见面了。
下午是“他家”Function 8 受英文教育的华、巫、印年青人,在芳林公园举办的比较像样、有水准,而又响应当代职工活动所需所求的庆祝活动。
这二个时段的活动,我们都尽可能参与。
这一次,为了给平淡的活动一个惊喜(想不到却是给我个人一个惊异),我带来了一张布条来到海边。大家用完美味可口的餐食后,我打开布条,呼唤老友们齐聚一起,拍个合家欢、全家福留念。大家一呼即应,很快就聚集在布条前,但有四、五位远离布条,我走过去,请他们过来,真想不到他们一口拒绝,不愿入镜头,说布条过於敏感,令人担忧。於是我转过头去看,布条就这么写着“新加坡左翼工团祝福老友、工友节日快乐,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我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敏感在哪里,害怕些什么,他们指着“左翼”这两个字,我才恍然大悟。曾几何时,“左翼”这字眼变得如此恐怖,见不得光,曾经的左翼工人运动积极参与者,竟然会被“左翼”这两个字吓倒,这不只是可悲,而是可耻!要说害怕,你单纯的与一大群人拍入镜头,没喊口号,没挥拳头,也会害怕,那么拥有贼赃(布条)的我,就不害怕吗?若对“左翼”这两个字敏感,那倒不如回家睡大觉好了,又或者参与“右翼”工团的庆祝会,说不定隔天还能上报纸、上电视亮相呢。
庆祝五一,相较於早年工人全情投入轰轰烈烈的庆祝,我们现今的庆祝,只具有形式,也非常低调,并无任何意义,任何内容。而这样的低调庆祝,只因一条布条而有所顾忌,不断矮化左翼队伍,难怪与我们同一条道路上的公民团体、人权组织,都瞧不起我们。
左翼的身形早已退出了历史午台,只剩下影子,现今连影子也彻底退出了历史午台,何其悲哀。
历史老人会客观、公正的看待与评价过去左翼工运历史:左翼工运没有取得成功,已完成应有的任务而退出历史午台。
历史老人绝不会愚蠢可笑地说:左翼工运可耻的失败,已被时代所抛弃,已被扫入历史垃圾桶了。历史老人的观点,就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友的观点,所以绝大多数老友都集合在五一布条前拍了照片。
正如伍依在著作《血火征程》里明确提出:“左翼队伍,倒下去的是身躯,站立起来的是灵魂。”若连灵魂都倒下去了,那还是人吗?!
想当初,我们的对手,就是喊着左翼工运口号,挥动左翼红旗,藉着左翼职工的力量而掌权,而执政,可见左翼是个珍宝,而有一小撮人却当成毒草。
“左翼”这只是说说而已,自说自爽,"左翼”这只是想想而已,自慰自爽。国家宪法付予人民言论、思想自由(当然不是行与动的自由),我们连这个基本的权利都自我放弃,这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加入左翼队伍)。
当然,我们平时在社会上与他人交往时,没必要显示左翼的身份,但是在重要的左翼节日时,该出手时要出手,该亮剑时要亮剑,这才对得起曾经追求的政治理想,才对得起自己的人品人格。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没能成功。
在我心,社会主义理想不能失败。
2024-5-1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4年05月01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 2024
2024年05月0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