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海洲 ──
提要
呼吁政府承认统考文凭的声音,509大选后,总算有点若隐若现的曙光,即便希盟政府把承认统文凭列入其大选宣言,执政一年后,还停留在研究的阶段。华社要求政府承认统考的声调基本上是一致的。至于由谁代表华社跟政府沟通,节奏快慢,立场重点,就非常不一致了。接受政府承认统考文凭,应该有底线吗?也没有统一的意见。反对承认统考文凭者多的是,特别是穆斯林社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政府的特委会恐怕免为其难的收集和平衡各方的意见,上呈当局。正如首相说的:承认统考文凭与否,政府说了算。华社伸长脖子等,不管答案如何,第14届希盟政府结束前总该有个交代吧。
作者曾任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统一考试委员会主任。
* 维华法律顾问饶仁毅律师为本文稿提供宝贵意见,作者谨此致以由衷谢意。
甲.前言
走过44年的华文独立中学统考文凭,仍旧是四分五裂华教团体的最大公约数,大家都一致要求政府承认它。如何跟政府谈?谁去谈?底线在哪里?就非常不一致了。正因为这样,每五年一次跟前朝政府交流都无疾而终。反对承认统考的非政府组织,基于下列数理由:课本非本地化、影响团结、违背宪法与1996年教育法令、抢掉 STPM, SPM 持有者进入大学的学额、有者甚至说学费高昂等同另一类贵族学校等等。面对华社巨大的社会压力,华文独中不可能成为贵族学校或国际学校,这都是一派胡言,以讹传讹的论调,抹黑统考,这些言论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少说统考文凭持有者不够学术水准。
首先,独中课本从八十年代起,就逐渐本地化,写课本的人大部份是独中老师,本地大专学院教授讲师任学术顾问。稍为有常识,观察细微的人都知道,走进华文独中校园礼堂,悬挂的不都是同一个国家元首、州首席部长、州务大臣的肖像吗?集会庆典,不都是升起同一面国旗,唱同一首国歌,朗颂同一个国训吗?华文独中课本有哪一段话,哪一句子影响团结?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华文独立中学摆放着八九万张宁静的书桌,有教无类,默默传授知识的好场所。
稍有参与华教工作者肯定听过一句话“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统考是华社的无形资产,何尝不是一样,稍有不慎,将陷于没完没了的口水战。前朝政府都把统考与华教一样对待,可有可无,像一粒球踢来踢去。最后,在政坛呼风换雨一个甲子之余,老牌政党也被消耗掉。509之后,就看希盟会不会重蹈前朝的覆彻了。希盟中央政府在它第一个常年预算案拨款给独中是跨前了一大步,距离承认统考还有一段距离。最后一里路还需走多久?有可能出现一个大 U-转?大家拭目以待!
反对承认统考和要求承认统考双方都需要以理服人,不能一味抹黑对方。
反对承认统考最常引用的论证是宪法152条文与1996年教育法令69条(1)。〖1,2〗 但读过巫裔学者 Tajuddin 的几篇有关他在华联国民型中学(前身为华联中学)求学的文章,就不感觉如此了,他看到的华校是非常包容性的教育场所,不偏向任何宗教仪式。〖3〗
乙.一小段回忆
2013年全国第13届大选前夕,由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博士主持的一个交流会,探讨让统考生进入某些国立大学的某些学科的可能性。笔者受邀代表董总考试局列席旁听,何博士把统考背景,统考文凭和 STPM、剑桥 "A" 水平文凭比较,把已成功进入国外各有名大学统考生数据,逐一向近二十名与会代表(包括高教部、教育部、数位国立大学代表)汇报。除一位代表外,其他代表都认同他对统考文凭的正面评价。持有不同看法的哪位代表是基于招收统考生进入国立大学,会剥夺 STPM、大学预科班(Matriculation) 证书持有者的入学机会,主持人很灵活向大家解析:在现有招收 STPM、大学预科班证书持有者入学总数外,另外增设 X 个配额给统考生,它不会剥夺 STPM、大学预科班证书持有者已有的入学机会,与会者都认同他构思,他们一致认同,统考生自八十年代起就毫无悬念进入国内外大学(大马国立大学除外),这些统考生都成功完成课程。这个交流会的目的是探讨统考生进入某些国立大学的可能性,跟承认统考文凭是两码事,虽然它们之间多少有些关联但是有明显区别。在巫统一党独大的年代,连这么一个小突破口都被堵死了。当时坊间传闻:接受统考生进入国立大学甚嚣尘上。原高教部(现已并入教育部)的高级官员最理解统考文凭的价值和持有这文凭者的学术程度。他们都已量化各种文凭的转换的比例和细节。〖4〗 经常协助统考生在外升学时所面对的一些问题,只是尽量保持低调,不为外界察觉。
时任董总主席叶新田回顾2013年与首相闭门会谈“讨论承认统考达3共识”与此交流会结果不谋而合(至少部份)。〖5〗
丙.利益相关者
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应该是把孩子送入华文独中的家长;支持华文独中广大的华社团体(如董教总、维华组织、家教团体等),他们的成员和领导人不一定有孩子在华文独中就读。这些人绝大部份,出钱出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组织,有各自意识型态。但呼吁政府承认统考文凭,基本上是非常一致,这不正是我们常听到一句名言“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吗?办华文独中的资源,几乎一砖一瓦都是来自华社,最少在509大选前是如此。坊间流传一则反对政府承认统考人士说:“董总贪婪把留给 STPM 和大学预科班证书持有者进入国立大学的学额也剥夺掉”,这种偏颇的论理跟高教部2013年交流会的总结不是一个南辕北辙的伪命题吗?华社每年花在华校(包括独中)的几亿资金,犹如第二所得税,贪婪从何谈起?
即然要求承认统考文凭,肯定涉及朝野双方博奕呈词,经历四十余年拉锯战与消耗,把老牌政党送到门外,这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单靠华人的选票,不可能把一个超过一个甲子的执政党请出门外。此外一股更大的对社会经政问题,如一个大马计划丑闻才是主因,激起千层浪。正如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1加1大于2。这种现象不一定会再次出现!
509后,足球队换边再战,原来的反对方取得发球权,华社呼吁承认统考的请愿书就交给他们定夺了,看他们花多少日子走完最后一里路。有者认为2018年尾前走完(现在证明已经不可能了),有者则认为15届大选前夕(即任内)达致承认统考文凭,不一而是。
丁.承认文凭定义
从过去四十余年平面媒体报道这项课题来看,大概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以统考文凭进入大马国立大专院校。
(2)除了以上认证外,统考生也能以统考文凭进入联邦,各州政府部门与半官方机构服务。
广大的读者,这些年来肯定听过或看过统考生可以进入政府师训学院攻读师训学士学位(PISMP) 新闻,当时它的官方分类是(PISMP-UEC),最初的配额好像是30人。根据报导报名人数非常不理想,为什么?申请者投函后,犹如石沉大海,摇电话也没人接。马华很想为独中生寻找突破口,但在一党独大的环境下,成效不大,即使跟殖民地时期(1955年)办了仅7年的高师班培训了2千合格老师,成效连后者的一个零头都不到。〖6〗
砂罗越在前首席部长阿德南主政下,也承认统考文凭,至今有几位统考文凭持有者进入砂州十几个州政府部门机构服务?如果不理想,为什么?是体制问题吗?如果是,509大选后,正是检讨大马体制的时候了。
我们回首,外国大专院校对统考文凭都采取比较专业和理性做法。只要学生完成12年教育就可报读,就让你试读6到12个月,如果你的成绩赶得上,或是你的前面已有先例(独中生)成功在同一所院校完成学业,你就可报读。对统考文凭比较生疏的欧洲大陆与爱尔兰各大学就是这样。早期统考生都经历这种磨合过程,现在统考文凭含金量高了,出国升学比比皆是,没听过有什么问题。记得有一回笔者在网上看到一则美国中西部一所有名大学招收大马学生,入学资格包括 STPM、'A' 水平、UCE 等,不对啊,大马没有 UCE 中学文凭,我决定在网上询问,他们的 UCE 是印刷错误(typos),还是指 UEC(统考文凭)?果然,不到几小时他们就回复,是统考文凭 UEC。这就是效率,透明光明磊落,一点不含糊。
为什么很多统考生毕业后不回国?你毕业后在外国求职,征聘的负责人很少会问你中学是考什么文凭:剑桥 'A' 水平、STPM、SPM、统考文凭?因为你已经拥有大学学位了。这类问题似乎在多设一道坎!为难统考生。如果怕他们不黯马来语,就让他们考 SPM 马来文单科考卷吧。
至今,有多少华籍人士进入政府部门任职?让统考生进入政府部门或半官方机构任职,象征性大于实质意义。
戊.承认统考文凭的条件
因为主持华文独中统考文凭的单位是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属下的考试局,不是教育部,政府承认这项文凭肯定是有某些条件,条件多寡就很难说了,如修改1966年教育法令。平面媒体曾报道以下几种基本的可能类型:
第三类型后,不必再加了,很快就等于多考一张 SPM 文凭(6科),就等于不承认统考文凭,不会有市场筹码了。
公正党主席安华〖11〗在很多场合表达他对承认统文凭的立场,他似乎比较倾向第一类型。
与上述三类型对立,以各种理由全面反对承认统考者,包括个人〖12,13〗与政党及团体。〖14〗
跟一般人认知相反,也有回教团体,即马来西亚伊斯兰革新组织,支持承认统文凭。〖8〗
509大选后,巫裔人士对统考的态度多少有些松动的迹象。一项由马来前锋报收集的调查显示。近一半(48%)的受询者赞成承认统考,包括巫裔。反对者稍为多数(52%)。〖15〗
持有建筑专业资格的 Tajuddin 就质疑统考文凭危及国家建设的不着边际的言论,〖3〗 同时他也悉数国家教育体系、行政文化、行政管理的浓厚宗教色彩与非土族学生在开斋节休息小食时面对的一些问题。他觉得两大源流的历史科与马来语或许都需改进,去芜存青,他的立场似乎倾向戊(2)项。他心胸开朗,在华联国民型中学(前身为华联中学)完成中学教育,留学美国,一位在华校耳濡目染的巫裔知识份子,他很到位的描述他与华籍同学间互相帮助的学习情况,有教无类,不存在任何种族偏见和岐视。现任职于一间私立大学,专司伊斯兰建筑。他在近两百人的华联国民型中学毕业班名列前10名,非常难得,五年的华校生涯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巫裔为人的精神面貌和立场,他还是我们认识的典型马来人与回教徒。他最近连续发表文章对统考的意见更令人耳目一新,有弹有赞。即然不管希盟如何努力,也很难得到乡区穆斯林的支持,干脆承认统考,让主要族群了解少数族群的感受,正如他们要求少数族群了解主要族的感受一样。
己.正反双方对承认统考论据
(a)正方
不管意识型态,政见倾向,几乎毫无例外,华社都呼吁政府承认统考文凭〖16,17,18,19,20,21,23,24〗。难能可贵,支持承认统考的巫裔同胞也逐年增加。〖15〗
培育人才统考文凭不阻国家团结。恰好相反,持有统考文凭会促进各族之间交流与世界接轨,独中没有忽略国语课,鼓励学生参加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学生也掌握英语,很有竟争力与包容性。〖25,26〗
统考不应成为争执的课题,语文非和谐拌脚石。环顾中东很多国家同一宗教,同一民族,但还是常发生内战,更谈不上团结了。〖27〗
槟城土团主席认为承认统考非种族课题,同时也是希盟承诺之一,他说前国防部长希山慕丁也把孩子送去中国北京求学,没有任何问题。〖28〗 这和巫青团长阿斯拉夫 Asyraf Wajadi Dusuki 把孩子送入华小念书(东方Online, 2018年7月14日;马来西亚篇年史,2019年4月19日),尽管他本人是反对承认统考文凭,有异曲同工之妙。
尽管该组织仍倾向单一教育制度,马来西亚伊斯兰革新组织表态,支持政府承认统考文凭。让持有统考文凭的独中生融入马来西亚社会。〖8〗
公正党主席安华重申,教长可妥善处理统考,无损国家教育政策。只要马来语为官方语文,尊重马来文为国语地位。〖11,29〗
华文报社论几乎没有例外,都一致呼吁政府尽快承认统考。〖30,31〗
承认统考与否,涉及最大群体莫过是在华文独中就读的八九万名独中生,说也奇怪平面媒体很少报导他们的声音,总体来说独中文凭能被政府承认最好,政府没有岐视他们,他们的父母、监抚人、学校赞助人,也是纳税人。如果不承认也非世界末日,处之泰然。很多独中生都说,他们不抱太大的期望。〖32,64〗 他们的家长都说:即然已经把孩子送入华文独中,承认统考的事,反而可有可无?这里面不是有更大的原因吧?根据以往的数据,七成留在大马400余所私立大专院校升学的统考生(不知为何董教总网业只列出142所,全球只有552所大学招收统考生),平均每所大专院校每年约招收20名统考生。如果以这个比例分配给20所国立大学,总数也不过400余名统考生,所以承认统考文凭影响其他源流毕业生进入国立大学,有点杞人忧天了,象征性大于实际性,多虑了。
(b)反对方
反对承认统考是来自土著政党〖14,33,34〗、回教团体非政府组织〖12,35〗、及非常少数华籍人士〖13〗,他们的论据为:
反对承认统考的个人或团体常引用就是宪法152条文〖1〗 与1996年教育法令69条(1),〖2〗 第152条文重申马来语的国语地位,特别是官方的场合,属于独中内部考试的统考,至少还是非官方目地(Official Purposes)。至于,当华社要求承认统考时,政府如何看待统考的地位和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69条(1),哪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华文独中不论是庆典、集会、周会、升国旗、唱国歌、朗诵国训、礼堂悬挂元首与州统治者肖相等,跟国中国民型中学和国民中学没有什么两样,何来对宪法不尊重?更谈不上影响国民团结。国语是独中生必修课,很多参加 SPM 考试的统考生(据说约7成)都取得不错的成绩,统考怎么会贬低国语地位呢。
于2018年,董恪宁〖36〗在光华日报反驳莱士雅汀促政府不要承认统考,颇具说服力。他力呈:“选前宣言,不少溢美之词,政权已得,最后一里路,则语多推搪,难道他没看到国内林立国际学校、美国课程、英国课程、以外语教导课程和文凭,他不也接受大英帝国一柱擎天的英语教育,都没衍生争议,唯独统考文凭,则好事多磨?哈佛剑桥都酌情接受统考生申请,偏偏大马政府不接受统考文凭,标凖何在?”
(c)关键的第三方
509选举前,2018年4月10日,网络媒〈体艺人故事 TVB〉像佳年华纷围下劲爆,敦马亲自给统考生抛下一个震撼的消息。明眼人一看就懂,这是有关承认统考的传闻。
四十四年前,当董教总提出统考时,时任首相的他非常在意,如果不是一位洋顾问力挺,晓以大义,统考恐已夭折〖37〗,509选举后,马哈迪年逾九旬,重出江湖,我们这些耄耋后辈伸长了脖子,打量着他对记者问他是否会承认统考?他的回答很耐人回味:‘你可以打赌’。〖38〗 最近,因为数项政策大 U-转,舆论议论纷纷,惹怒他老人家,记者不忘问他是否承认统考文凭时,他简单明了说:“承认统考,政府说了算”。
希盟四党平起平坐,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林说:‘马哈迪不可能成为独裁者,他的土团党在国会只有13席(最新的统计已超果这个数目),他也提醒华社争取承认统考需顾及巫裔敏感’。〖39,40〗 他们的谈话,一前一后,相隔3个月,有关联吗?解铃还是系铃人?还是把承认统考文凭打回原点的最后一根稻草?〖41〗 伸长脖子等着瞧吧。再看看,首相似乎已把承认统考和国家财富分配挂钩了。〖42〗 马上招来反驳和反建议,如雨后春笋,不一一赘述。〖43,44,45,46〗
在前朝巫统时,曾反对承认统考的慕尤丁,这回他力挺希盟竟选宣言。〖47〗 他也同意统考生只需考 SPM 单科马来文获取优等,即可进入政府大学及成为公务员。他的谈话比前两者(马哈迪与林吉祥)还要早3个月,言外之意,他不太可能因为有了首相与林吉祥的谈话,故意跟风,而是他的由衷谈话?
公政党领袖安华就斩钉切铁说:“承认统考不会威胁和贬低国语地位”。〖11,29〗
土团党中委莱士雅丁士好像是反对承认统考文凭。〖36〗
纵观以上简述,这关键的第三方并非均匀一致性(Homogeneity),有赞成也有倾向反对承认统考的。伸长脖子等着瞧吧!
庚.最后一里路还需多少时间走完?
距离和时间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前者伸缩性大,就看谁在走这一里路了。后者伸缩性更大,就看你跟谁谈时间这个矢量了。你不信?教长马智里说:给他5年时间考虑,〖48〗 张念群马上为他解围:没这回事。〖49〗 其他希盟第二级领袖做足了扮演支持者的角色,给巫裔同胞和首相马哈迪多一点时间考虑。〖16,17,50〗
普通读者就很有意见了,〖20,51,52,53,54,55,56〗。个人或政党立场随着时间传移也跟着变,不信?308第13届大选,回教党还在3党民盟时,他们是支持承认统考文凭的。〖57〗 现在他们是反对的一方。〖33〗 再等五年就夜长梦多了,谁敢保证希盟下一届大选一定会重新当选。
509大选后,成为反对党的巫统,其总秘书 Annuar Musa 却很中肯的说:‘国家损失最大,如果国阵继续拒绝承认统考,且不让统考生参加民事服务。他也承认统考生来自素质教育系统,华文独中也有巫裔学生,是在宪法框架内操作。’〖58〗 这些巫裔统考生在职场上与语言方面都是很有竞争力的三语人才,巫裔统考生在独中的人数比例(如果把东马土著统考生包括在内),不也是逐年增加吗?根据一项董总内部调查,从2004至2016年,独中非华裔学生增加超过3.2倍至1637人。在多元民族的大马社会扮演压舱石的角色。
特委会(PPDUEC) 给人的印象,他们会在七月前,会见各有关人士,倾听他们对承认统考文凭的意见,据说有些反对承认统考的人士也把孩子送进华校,多少有些仰慕华校的教育模式。连特委会的主席都说:他贵为国家级历史教授的父亲都误认为华文独中的历史只是中国历史,至到有一天他把一套独中历史课本放在他父亲的桌上,留言:“你去看看吧”。〖59〗 答案如何?他就没说了。华社与华教团体必须认识到,一般类似特委会的官方委任状都有它的权限范围(Terms of Reference)。不是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辛.争取承认统考文凭有底线吗?
经历44年评估制度,统考被政治人物炒作,有者以讹传讹,不经检验,只会摸黑,使它沦落成政治筹码,吸取选票。另一边厢,不少家长省吃俭用,默默把孩子送入华文独中,华社应理性看待承认统考问题,文凭能被承认固然好,不被承认也不是世界末日。〖25〗
黄祯玉说出关键的一句话:“勿为承认统考失自主权”。〖60〗 至今董总有自主权篇制课程,主办考试,进行教改,素质教育等主导权,谈判不急于一时。言外之意,应该有一个底线。政府承认统考后,董总在课程篇制,主办考试还有自主权吗?因为涉及统考部份的1996年教育法令,也可能因而随之起变化。即然政府承认统考,它就不可能是私人考试了。往远处想,开放的统考甚至会冲击以母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华文独中结构吗?很难想象,政府承认统考后,会继续让董教总在考试与课程制定拥有高度的自主权。继续沿转型中的标准参照评估(Standard Referenced Test) 考试模式为主。〖61〗 或干脆在教育部管辖下,统一采拥 SPM 的常模参照评估(Norm-Referenced Test) 考试模式算了。希盟政府要有很大的度量,让董总独中工委会继续主导独中文凭考试,像已走过161年的剑桥考试一样,完全拥有主导权,不受政治干扰。只有这样,统考不曾泄题的口碑继续留存下去,统考生继续阔步走天下,丝毫不逊于其它12年同类型中学文凭持有者。
现在不会发生的事情,不代表以后(即政府承认后)也不会发生,就看谁主持和主导政府承认后的独中统考了?到哪个时候的统考已经不是一项私人考试了,政府说了算?
总之,要政府承认统考肯定是有条件的,如本文(戊)项所提及的可能只是部份条件而已,就看什么团体代表华社与政府谈判。当我们谈华教与统考,不能不环顾大中华地区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也不尽相同:有者尚属发展雏型,有者浴火重生,有者连根拔起。大家似乎很习惯听到“大马华教是两岸四地以外最完善的华文教育”的赞颂。代表华社与政府谈判的团体是如何看待这些事实?〖62〗 吴嘉豪说:用5年时间承认统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似乎有预感而发。〖63〗
尽管我们好像看到前方隐隐若现,承认统考的呼声,承认与否,等着我们跨越的坎还多着呢!〖64〗 Mohamed Arshad Raji(Free Malaysia Today, 2019年2月9日) 说:509大选后,民事服务(Civil Service) 这一块基本上还是由前朝官员掌控,给新政府带来很大压力与挑战。华社特别是处理华文独中事务的机构何常不是也经常面对小‘拿波伦’拦路,不也是同一样的问题吗?就看希盟政府的智慧处理这些前朝遗留下来的问题了。
最近,政坛簸云诡谲,金马伦、氏毛月、晏斗三次补选后,民情位移,朝野双方好像把统考都忘了。还是以一位统考生的评语:“靠山山到,靠水水流,靠自己最好”,〖65〗 结束本段概述。
独中统考也不是铁版一块,不管希盟政府承认它与否,统考也是急需自我提升,使考试模式与课程评鉴、教学目标、考试信度、效度与学习者,更优质结合。〖66,67〗 只有参与独中工委会考试局和课程局的专业人士和参与培训老师才能体会这方面的难度。
壬.希盟政府会承认统考文凭吗?
509大选后,平面与社交媒体,议论纷纷有关希盟政府是否会承认统考文凭,有几种可能性(图1)。
图1. 统考文凭是否会被承认的几种可能性
首先,是为数众多的非政府组织(NGO),它们虽然没有立法权,但拥有可观的舆论力量,影响朝野各政党,在决策上三思而后行。
国阵的14届大选宣言,明言如果胜选,它将考虑承认统考,很明显不为选民接纳而落选了,谈不上承认或不承认,所以结果是华社最不想见到的结果(D)。
希盟的14届大选宣言,丝毫不含糊,胜选后必承认统考文凭,但胜选后似乎有拖延的迹象,至少给人的印象是如此,成员党没有统一的意见(最少目前是这样),有倾向不承认统考文凭(C),有慢条丝里不急着承认统考文凭(B),到越快承认统考文凭越好的呼声(A)。
(1)前两年半
如果把14届希盟政府任期,以5年计,中期刚好是2020年11月8日(两年半),为一个分水岭。假设统考文凭能在中期内被承认,哪是最佳的喜讯(A)。受各种政策法令条例打压惯的华社应该清楚,宣布承认统考文凭,由首相或教育部长一纸公文发布全国,也仅仅是个开始而已,要做的事可多呢,承认后的统考肯定不是一项私人考试,教育法令不协调处肯定要修改,旧的进入国立大专院校表格,电脑系统修正等等,总得有几张桌子、电话手机号码、邮址、一批负责人去推动,能在15届大选前完成这些工作已经不错了。
(2)后两年半
在大马体制下成长的选民应该很清楚朝野从政者的心态,谁要永远做反对党?讲一句话,通过一项政策或动议,即使没有全胜,也不能输的太难看。如果承认统考文凭留到执政的下半段(即后两年半),大家觉得希盟政府能够从容完成上半段(1)论述的各种行政工作转型吗?留到越后面(包括14届希盟执政最后一天,也算任内),接着就是15届大选了,哪一个阵营会胜出还是个未知数。夜长梦多,这个时段承认统考,仅给华社少许满足感,最多是个(B)吧了。
华社最不想见到的局面,希盟最后的博弈是倾向不承认统考文凭的声音占上峰,即便承认也许附带许多华社所不能接纳的条件(C)。它跟国阵14届大选宣言考虑承认统考(D),就殊途同归了,差别不是很大。最近大学预科班9:1土著非土著比例闹得沸沸扬扬,反对声音像雪崩式出现平面媒体和社交网页,支持马智礼言论的大有人在,这轮口水战总算扯平了,〖68〗 但同时也加剧了国阵与希盟对承认统考文凭殊途同归的可能性。承认统考与其他政经文教议题处于极端动态与无奈情况,〖69〗 不到最后一分钟,答案很难分晓。
假设希盟政府会做完5年任期,承认统考文凭走的途径是 A、还是 B、还是 C 呢?就看希盟四成员党之间对承认统考博弈结果了,在14届希盟政府结束前总该有个决定吧,我们拭目以待,华社与华教团体要有心理准备。但也不排除首相会行使他的权力提前解散政府,宣布第15届大选,整个棋局(承认统考)可能回到原点。
癸.小结
走过44年的统考文凭,为什么数以千计的外国大学院校没太大的悬念接受它为入学条件之一,因为他们的主要考量是学术水准与12年教育履历。跟它与一个国家的宪法与教育法令是否有抵触就不是他们考虑因素了。我们现在争取承认的时间地点场景是在2019年大马国内,难免就把非学术性课题带进来讨论(最少是反对方),双方持续博弈,难分难解。
政局变化莫测,希盟各成员党国会议席比例更是充满诡谲与变数(50+42+11+13+13),尽管有竞选宣言承认统考在先,已经听到宣言是否必定付之兑现之传闻,最后来个大 U-转?并非不可能,承认统考这个议题处于高度动态情况下,走完最后一里路,来日方长,华社痴痴等待答案揭晓。
戍.参考资料
1. | Federal Co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Law Book Services. 2017. No.10, Jalan PJU 8/5G, Bandar Damansara Perdana, 4782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
2. | Laws of Malaysia, Act 550. Education Act 1996, 1 January 2012. The Commissioner of Law Revision, Malaysia,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Revision of Laws Act 1968, 2012. Percetakan Nasional Malaysia Berhad. |
3. | Tajuddin Rasdi. How does the UEC jeopardise nation-building? Free Malaysia Today. 5 January 2019. |
4. | 黎海洲。大马华社无形资产---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在:2014 世界华文教育论坛论文集,叶新田主篇。益新印务有限公司,267-268页。 |
5. | 叶新田。2013年与首相闭门会谈“讨论承认统考达3共识”。2018年3月29日。星洲日报/国内。 |
6. | 高师70周年纪念特刊2017.马来西亚联合邦华文高级师范班1948-1957,524页。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
7. | 华教运动委员会。希盟直接明确,国政承认统考没诚意。2018年4月14日。e南洋。 |
8. | 马来西亚伊斯兰革新组织表态支持政府承认统考文凭。2018年7月29日。透视大马。IKRAM: 需 SPM 国文优等历史及格。 |
9. | Umno: Iktiraf UEC Hanya Jika Kredit BM, Lulus Sejarah. Malaysiakini. 11-7-2018. |
10. | 语文出版社:承认统考前“需审视独中马来文历史”。2018年7月28日。星洲日报/国内。 |
11. | 安华。教长可妥善处理统考,无损国家教育教育政策。2018年4月13日。e南洋。 |
12. | “马来文将失国语地位”霹宗教司反对承认统考。2018年7月26日。e南洋/主页。 |
13. | 刘伟鸿。“优先保障国中生大学名额”张国祥批统考不忠不应承认。当今大马,2017年4月1日。 |
14. | 马来人崛起集会通过8宣言,反对承认统考。2018年9月20日。光明日报。 |
15. | Khairulanuar Yahaya. Undian Dalam Talian 52 Peratus Tolak UEC. Perlukah Kerajaan Malaysia Mengiktiraf UEC? Utusan Online. 13-7-2018. |
16. | 李文材。须先清除误解,承诺5年内承认统考。2018年8月19日。光明日报。 |
17. | 许来贤。希盟三党基本同意土团党需时说服巫裔承认统考。2018年8月13日。东方日报/国内。 |
18. | 黄良杰。非华教导致分裂族群而是开历史倒车政策。2018年11月17日。联合日报,砂州新闻。 |
19. | 郭贞黎。哇!独中1200万,赞赞赞。只盼不用痴痴的等。2018年11月3日。中国报,大城事/教育。 |
20. | 郭碧融。张念群换了脑袋?2018年11月18日。南洋商报/言论。 |
21. | 安煥然。承认统考,你如何看。2018年8月26日。星洲日报/观点。 |
23. | 童星存。陪育人才统考文凭不阻国家团结。2018年7月31日。南洋商报/柔佛。 |
24. | 王鸿财:教长连番言论“对承认统考是致命伤”。2018年8月1日。星洲日报/国内。 |
25. | 老鹰。承认统考。2018年7月30日。光华日报/异言堂。 |
26. | 罗汉洲。统考考验希盟信誉。2018年10月11日。e南洋/言论。 |
27. | 李雨纹。统考不应成课题,语文非和谐拌脚石。2018年7月15日。e南洋。 |
28. | 槟土团主席。希盟承诺之一,承认统考非种族课题。2018年7月13日。e南洋。 |
29. | Jerry Choong. “UEC Recognition Will Not Threaten BM” says Anwar .Malay Mail. 13 July 2018. |
30. | 极端思想破坏国民团结。2018年7月29日。光华日报/社论。 |
31. | 承认统考别拖泥带水。2018年8月8日。e南洋/主页。 |
32. | 中央拒承认统考,独中生:我不在乎?。2018年6月20日。佳礼视频。 |
33. | 教育法令阐明马来语为国家教育媒介语影响大马各族团结,一致通过议案伊党促政府勿承认统考。2018年9月17日。e南洋。 |
34. | 九理由反对承认统考,巫统副主席:应加强华教体系。2018年8月1日。光明日报。 |
35. | Badrul Hafizan Mat Isa. PM Disesak Campur Tangan Isu UEC. Utusan Online. 16-7-2018. Mappim。 |
36. | 董恪宁。认证统考,诸多推搪。2018年8月1日。光华日报。 |
37. | 陆庭谕。统考只允准独中生参加。2013年6月4日。星洲网新闻。http://www.sinchew.com.my/node/1325502 |
38. | 玩味回应承认统考,首相:你可打赌。2018年11月3日。光明日报。 |
39. | 承认统考需顾及巫裔敏感。2018年8月3日。星洲日报/国内。 |
40. | 敦马不可能成为独裁者。2018年8月3日。星洲日报/国内。 |
41. | 星洲专访谈统考爆争议,马哈迪到底说了什么?当今大马(中文版),2019年1月2日。 |
42. | 首相:相较承认华校文凭,马来人问题更大。2019年1月7日。星洲网新闻。 |
43. | “承认统考无关财富分配”魏家祥:火箭应纠正敦马看法。2019年1月7日。星洲日报/国内版。 |
44. | 俞霖。理性看问题免受政客摆布。2019年1月9日。东方日报/评论。 |
45. | 东之盈。改革不顺勿赖统考。2019年1月14日。e南洋。 |
46. | 林沧海。敦马,为了马来人。赶快承认统考吧!2019年1月17日。星洲日报/大柔佛。 |
47. | 曾反对承认统考慕尤丁挺希盟竟选宣言。2018年5月3日。e南洋。 |
48. | 教长:需5年研究承认统考,不归百日新政。2018年8月6日。光明日报。 |
49. | 承认统考须研究5年?张念群:教长没说。2018年8月8日。光明日报。 |
50. | 郭素馨。需时让马来同胞安心“希盟必会承认统考”。2018年11月19日。南洋商报/要闻。 |
51. | 张瑞强。政策沉重,华裔的无力感。2018年10月19日。诗华日报Online评论。 |
52. | 刘淑美。单元教育幽灵痴痴缠,叶新田吁希盟速表态。2018年9月23日。中国报,大城事教育。 |
53. | 何子庄。盼勿以种族主义看待,承认统考不损团结。2018年8月4日。e南洋/主页。 |
54. | 林星豪:勿再找籍口,承认统考取决政府决心。2018年10月3日。光明日报。 |
55. | 马潮联妇大会要求政府承认统考。2018年8月17日。光明日报。 |
56. | 承认统考仍咫尺天涯?2019年1月4日。南洋社论。 |
57. | Manifesto Rakyat. Pakatan Rakyat. 34 pages. 2013。 |
58. | Umno Starts to Go for Chinese Votes. “UEC Must be Treated as a ‘Malaysian Problems’ – Annuar Musa Recalls Meeting ‘Malay Students Who also Took UEC’. Malaysia-Chronicle. 17 February 2019. |
59. | 邱英武:非想象中强硬,反对统考者孩子读华校。2019年1月16日。星洲网/主页。 |
60. | 黄祯玉。勿为承认统考失自主权。2018年7月13日。e南洋。 |
61. | 林国安。独中统考宜庄敬自强(下篇)。2019年4月15日。e南洋/主页。 |
62. | 教育部成立委员会探讨承认独中统考。2018年5月31日。东方日报/国内。 |
63. | 吴嘉豪。未完成的华教梦。2018年12月27日。星洲日报/大柔佛。 |
64. | “2021年起当律师统考生需 A 水平或 STPM”。2019年1月29日,星洲日报。 |
65. | 严炜杰。统考生当自强。2019年9月12日。星洲日报/言论版。 |
66. | 林国安。独中统考宜庄敬自强(上篇)。2019年4月14日。e南洋/主页。 |
67. | 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
68. | 许国伟。马智礼抢背黑锅。2019年5月22日。南洋商报/言论版。 |
69. | 简瑞平。承认统考又如何。2019年5月30日。南洋商报/言论版。 |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9年07月31日首版 Created on July 31, 2019
2019年07月3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ly 3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