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指鹿为马的最新版本

── 符懋濂 ──


三年多前,我给大家讲过“指鹿为马”的历史故事,不知大家还记得吗?在杂文《指鹿为马》的结尾,我这样说:“鹿是鹿,马是马,但古往今来,为何总有人指鹿为马?为何总有人相信鹿也就是马?”

我言下之意,是指有些政客为了一己之私,强词夺理,指鹿为马,糊弄本国的善良黎民百姓。而那些御用文人、主流媒体,也扮演着帮腔者的角色。这种现象,或许随处可见,已成常态,不足为奇,也没有什么议论的价值。

然而,令我很吃惊也很纳闷的,是二千多年前赵高“指鹿为马”的历史故事,如今居然在国际舞台上,在所谓“国际公法”的框架内,如此真实、生动地重演!

正常人都知道,鹿和马的外形特征截然不同,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至于岛(islands) 和礁(rocks),非但特征截然不同,连小学生都能分辨得一清二楚,而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明文的界定(definitions),不是任何人可以胡说八道的,什么“海洋法专家”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有些人胆敢“指岛为礁”,把诺大的太平岛被界定为“岩礁”?是海牙仲裁庭的法官们瞎了眼?是他们忘了国际公法?还是他们要和赵高一样指鹿为马、显示权威?显然都不是!据报道,这五名披着国际法外衣的“雇佣兵”,都很合格、很资深,对于“南海岛礁争议仲裁案”的审理,似乎都能“胜任愉快”。然而,他们属于一丘之貉,而且“拿人钱财”(三千万美元)嘛,就得“替人消灾”,即按照雇主的旨意办事、下判,太平岛由岛变礁就“可以理解”了。

就事论事,我认为“南海仲裁案”是本世纪最荒唐的国际关系事件。尽管从立案到下判历时三年多,判书长达500多页,但其结果是“废纸一张”。众所周知,这是因为仲裁庭的组成不合法,其管辖越权不合法,其法官受雇于起诉人也不合法。至于它所作的十几项裁决中,基本上都属于“指鹿为马”,而太平岛由岛变礁,不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如今已尘埃落地,如何看待这“废纸一张”?仲裁案的编剧、导演,一时显得兴奋异常,把废纸当成圣旨,把鸡毛当成令箭,要“被告”遵守、执行。他们家内的鹦鹉,当然得重复主人的话语,而家外的几条看门狗,也乱吠了几声,以示对主子的绝对忠诚。但另一方面,演员(原告)因受人摆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结果欲哭无泪,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非常有趣!

今后,无论事态如何演变,咱们都得认真思考:古代的“指鹿为马”为何在当代重演?为何仍然有人相信“鹿就是马”?分不清岛与礁者是否能自诩为“海洋法专家”,他们和“鹿马不分”的动物学家是否同一货色?

(2016年8月1日)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6年8月4日首版 Created on August 4, 2016
2016年8月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ugust 4,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