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懋濂 ──
忌讳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古今中外皆然。因此,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对“小”的忌讳仅仅是其中之一。姑且不论“小”字是否多少含带贬义,人们对自己的身材或身体某部位,一般上是“宁大勿小”。如身材矮小者总怕人“小觑”,说自己个子矮小。
就算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也存有类似的忌讳心态,而特意加上“大”字。您不妨翻开世界地图看看,英伦三岛,面积不大,却自称为“大不列颠”;扶桑四岛,还不及青海一省,却竖起“大日本帝国”旗号;韩国嘛只有半个辽宁省,也有样学样,“大韩民国”是他们的最爱名堂。有人把这种心态,称之为“岛民心态”,不知是否切当?
反观世界上的泱泱大国,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巴西,都不在自己的国名上,加个“大”字,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对“小”不存或少有忌讳吧?
同样有趣的是:国家越小则似乎对“小”越是忌讳,当人家提到“小红点”、“鼻屎”乃至“小国”,我们的另类“爱国者”都按耐不住,气愤不已,拼命撰文反唇相讥!我想也是源于对“小”的忌讳或自卑心理吧?
其实,事出必有因,我们应该自我反省,理性地看待遭人“小觑”的原因。
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激起同仇敌忾的抗日巨浪。为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需要,而故意把“大日本帝国”贬为“小日本”、“小东洋鬼子”,乃至戏称为“小鬼子”。凡与抗战有关的新闻、小说、电影、话剧,都是这样使用的,料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果有人以此证明中国人存有“大国心态”,那是很离谱可笑的!后来,毛泽东词作《满江红》甚至把反华大合唱里的成员,贬得一文不值:“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同样基于战略上的需要——灭敌人的威风,长国人的志气!
与此相反,在对待本国少数民族上,当今中国人却非常忌讳用“小”字。例如:把“少数民族政策”说成“民族政策”,把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说成“民族自治区”,一概回避使用“少数”或“弱小”二字。其目的在于消除大汉沙文主义,但我个人总觉得,这种对“小”的忌讳,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
大小是无法选择的,人体是如此,国土也是如此。况且人小多半短小精悍,国小既方便治理、美化,又容易走向繁荣富裕,所以我们对“小”大可不必忌讳——只要不当“小人”或“小人国”就行。当然,也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狂妄自大,把自己变成了夜郎,那么类似“小红点”、“鼻屎”的话语,自然就会渐渐远去,不再出现!
切记:池塘里的青蛙,嘴巴虽大,叫声更惊人,但绝不会变成水牛或大象!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4年1月19日首版 Created on January 19, 2014
2014年1月19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anuary 19,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