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懋濂 ──
在狮城建国五十周年之际,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的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为谁树像立碑?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我的答案是为小人物。理由很简单:大人物在生前已享尽荣华富贵,获得名誉、地位、权力等等,回报已经很足够甚至超额,不需要再锦上添花了。而小人物嘛人数最多,数以万计,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他们披荆斩棘,流血流汗,死而后已,为社会进步做出各种贡献,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与尊重,一直被踩在社会基础的最下层!他们属于被遗忘的社会大多数,的确需要追思、需要纪念。
那么,究竟应该为那些小人物树像立碑?我个人认为以下三类小人物最有代表性:第一类是码头工人。大家都知道,新加坡区位优越,是东南亚转口贸易中心。百余年来,东南亚的香料、橡胶、锡米以及各种土产,都在狮岛集中转运到世界各地。在货柜运输诞生之前的百余年间,正是我们的码头工人,用双手把这些沉重的商品,从轮船(驳船)搬运到新加坡河两岸的货仓,日后再从货仓搬运到轮船。超常的体力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未曾间断。我国的历史离不开海港,更离不开码头工人。我们诗人歌颂新加坡河,说她是我们“母亲的河”,不就是颂赞码头工人的贡献?你想在新加坡河畔,是不是应该有码头工人一组雕像,加上四种文字的碑文?
第二类小人物是红头巾建筑女工。这是很特殊的人群,她们祖籍广东三水,穿着黑衣、戴红头巾,个子不大,刻苦耐劳异乎常人。我国政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居者有其屋”,开始了廉价住房的建造计划,成绩斐然,赢取了民心和选票。在初期,建屋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不高,所以在建筑工地上,我们经常看到红头巾女工的特殊身影。她们能抬能扛又能挑,甚至把砖块、混凝土挑上高处,不管是二楼、三楼、四楼,还是九楼、十楼。这是男工都吃不消的苦差重活啊,竟然落在这群中年妇女的肩膀上!常言道:饮水勿忘掘井人!红头巾可说是早期建筑工人的象征,在女皇镇、大巴窑为红头巾女工树像立碑,就是为着弘扬刻苦耐劳的可贵精神,乃至“劳动创造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念!不论你如何看待建筑工人,你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他们的体力劳动,高楼大夏只能永远停留在图纸上!
第三类历史人物是反英抗日的无名英雄。早在1930年代初,新马人民在世界大潮流的冲击下,开始了反对殖民主义统治的正义斗争,而且此伏彼起,几乎从未间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席卷东南亚,英殖民主义者落荒而逃。在三年多的黑暗日子里,是谁起来反抗日寇的残暴统治?不就是那一群血气方刚的无名英雄?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在唤醒各民族的政治觉悟,起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二战结束后,新马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迫使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谁能否定这群小人物的作用、功绩?为了尊重历史、缅怀先烈,我认为在国家博物馆前,应该树立一组反英抗日无名英雄塑像!
总之,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用历史主义观点正确地看待历史事实。我们为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小人物树像立碑,不仅可以追思纪念他们的历史贡献,更可以继承、弘扬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
(2015年9月10日)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20年02月16日首版 Created on February 16, 2020
2023年06月0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ne 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