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懋濂 ──
2015年10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评,题为《中国南海造岛缺乏战略逻辑》。对于美国军舰闯入中国南海岛礁,该文作者感到很兴奋,
因为美国“表明了自己不承认中国对距中国大陆数千英里以外的水域的主权声索”。可是,我们不禁要问:福克兰距离英国本土有多少英里?关岛距离美国大陆有多少英里?当然,他更不敢说出中国拥有南海诸岛的的历史及其法理依据。
社评文章又说:“随着中国通过造岛计划(而非通过国际法律体系)推动其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主张,北京方面可能会犯下战略失误,可能会破坏一直以来对其自身崛起至关重要的和平贸易环境。”
这话同样荒唐可笑,因为南海岛礁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拥有足够的历史依据与法理依据,根本不需要依靠什么“造岛计划”来“推动领土主张”。
尽管社评指出,有人认为“美国做出的挑衅举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没有证据证明中国打算利用其海上领土主张破坏太平洋的航行自由”。“另一种观点认为,作为一个新兴超级大国,中国自然会寻求在其临近地区建立势力范围,抵制是没有意义和危险的”。
然而,对于以上的两种观点,社评并不赞同。它说“美国对中国‘势力范围’概念的反对是正确的:这个‘势力范围’将令中国能够维护遭其邻国反对的领土或海上主张,而且中国的做法很可能经受不住国际法的考验”。它所谓的“势力范围”,指的是早在1947年就出现中国南海地图的断续 U 型线,而绝对不是近年出现的什么“主张”或“观点”。为什么美国说,它对南海主权争端不持立场?这是因为:数十年来国际社会对断续 U 型线不存异议,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俄、英、法、德、日)地图都曾经标明南海岛礁属于中国,直到1990年代才开始出现问题。
该社评接着说,中国“奉行一种受国家面子驱动、但缺乏战略逻辑作支撑的政策的风险。……然而,即便中国能将整个南中国海变为中国的一个湖,它也无法确保为其经济提供物资的各条海上通道的安全,因为这些通道一直通向印度洋和波斯湾”。这段话最为荒唐可笑,因为维护南海岛礁的主权,绝非“受国家面子驱动”,而是中国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国人当然很清楚:单单确保南海通道的安全是不足够的,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波斯湾对中国都很重要,所以她必须打造一支拥有五六艘航母的深蓝海军。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战略选择!南海造岛只不过是走向深蓝的第一步。
该文作者显然不愿见到中国的航母舰队,对于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航母杀手)更耿耿于怀,并试图否定其作用。他是这样说的:“航空母舰是美国在太平洋实力的基础,中国向海军和可能威胁航空母舰的新导弹投入资金,可能会引发美国不必要的对抗。但这对解决中国的潜在安全难题作用不大。”是耶?非耶?大家可以见仁见智,我不是军事专家,不敢妄下结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与航运国,中国必须努力维护航行自由,别无其他选择。所谓“一带一路大战略”中的“一路”,指的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作用是“陆上丝绸之路”所不能取代的!
总之,在南海造岛以保障南海航行自由,通畅无阻,同时加速建设强大的深蓝海军,来保护中国的商船队伍,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任何人的说三道四,都将无济于事——无法改变中国这一战略选择。
(2015年11月10日)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5年12月19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19, 2015
2019年11月1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1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