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懋濂 ──
“民主”是《随笔南洋网》议论最多的议题。它的确是个值得关注的美好事物,但 各人对它的认知、诠释,并不相同,一百个人心中可能有一百个民主。对一般人而言,民主指的往往是政治民主或议会民主,即包含一人一票的定期普选,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如此等等。
对我来说,定期普选只是民主的一小部分,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而多党制、三权制也是如此。有了这三者,基本上或理论上建立了民主政治架构,但未必可以防止个人独裁(很多独裁者是由选举产生),也不等于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我认为,民主的真谛,不仅仅在于民主政治架构的建立,而在于施政过程的民主化与社会民主的 落实。
所谓施政过程的民主化,就是涉及国家政策的拟定、实施,政府都应广泛征询人民的意见,或者至少属于当权者集体协商一致,而不是依照某一强人意愿的草率独断独行。举一个传为笑柄的实例:某人心血来潮,发表“龙生龙、凤生凤”的优生学言论,不久有关当局即规定拥有学位者的子女,入学享有优先权,结果引来强烈反弹而被迫取消。上行下效,所有行政单位里的各种会议,不是让与会者提供意见、建议,而是用来体现“长官意志”,传达主管人的“圣旨”,根本没有什么民主协商、参与决策可言!各级学校既是如此,其它机构岂有例外?
所谓社会民主(social democracy),内容就比较丰富, 一个半世纪以来,这个词儿有几种不同的涵义。经济是社会的下层建筑,所以社会民主首先必须在经济领域里充分体现出来。社会财富既然是由劳心者与劳力者共同创造的,当经济蛋糕做大了,分配必须尽量公平合理,决不能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两极分化现象。这是所有当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贫富差距的大小、趋向,应该是推行社会民主成就的最重要标志。至于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文化,同样是社会民主的重要领域。民主政治的另一重要价值不在普选本身,而在于文化民主的构建,包含言论、出版的自由,语文、宗教的平等,都应获得充分的保障。必须指出:在多元社会里,让单语横行非但有害社会和谐,更是违背社会民主,是一种违反国家宪法的文化专制。
总之,没有落实施政民主与社会民主的民主政治,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民主,不论在政坛上是一党独大,还是两党或多党轮换执政!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20年07月07日首版 Created on July 7, 2020
2020年07月07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ly 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