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懋濂 ──
这十几二十年来,随着社会败象层出不穷,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历史翻案歪风。原来在早已盖棺论定的一些历史人物,又被人从坟墓里请了出来,进行所谓的“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闹得沸沸扬扬。可列举的案例很多,足以编写成数十万言的专著。
其中最令人费解、吃惊的,是那些向帝国主义者屈膝投降的当权者,居然摇身一变,成为正面人物。例如:在鸦片战争中,主张“安抚”英帝国主侵略者的两广总督琦善,被人美化为“当时头脑最清醒、手段最高明的外交家”。反之,比较了解世界大势的林则徐,尽管他所领导的广东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现在却有人公然指责他销烟抗英行动,“得罪”了英国人,才导致鸦片战争,造成中国的民族危机。因此,在某类人看来,林则徐似乎不再是民族英雄,反而成了“历史罪人”,发配充军到新疆是罪有应得。
另两个例子是对李鸿章、袁世凯的所谓“平反”。尽管我们不能把晚清政府腐败无能,都归咎于李鸿章个人,但是,他作为三朝元老、慈禧太后心腹大臣,对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扼杀康梁维新变法的历史事实,都是铁证如山,岂能一笔勾销?同时,对外甲午战争的惨败,签订辱国丧权的《马关条约》,李鸿章都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哪来“功大于过”之事?哪有“恢复名誉”之理?
“出卖康梁”、“窃国大盗”与“卖国求荣”原本是袁世凯的三大历史罪状,可是如今按照一些所谓“独特的新视角”,也有人“拿人钱财、为人消灾”——为袁世凯大作翻案文章。他盗窃辛亥革命成果,签订卖国“二十一条件”,都赋予了“新的”历史评价,甚至赞扬他是一位“精明能干、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呢。〖注1〗为达到此目的,孙中山等革命者却竟然遭到百般贬谪、抹黑,抨击他们是一群“爱说大话的冒险家”(如称孙中山为“孙大炮”),是“没有治国能力的盲动主义者”,等等。真是匪夷所思啊!
至于如何落实这类的历史翻案?手段很简单容易:假借学术研究之美名,或者为他们撰写传记,进行彻底的漂白去污。例如,你可以在《汪精卫传》中,大书特书汪精卫早年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这是事实),而对他晚年卖身投靠日寇的汉奸行为,只是点到为止,轻描淡写,或者竭力辩解。胡说什么这是“出于无可奈何”的“曲线救国”:为了避免生灵涂炭,不得不“委曲求全”,自己弯腰下跪做人,甘愿承担后世骂名。于是大汉奸仿佛变成“我不下地狱,谁人下地狱”的英雄?或是“牺牲小我以保全大我”的好汉?岂不妙哉?
必须指出,历史翻案歪风之盛行,绝对不是偶然、个别的社会腐败现象。它是社会价值观遭扭曲的必然产物,它与其它的社会败象同出一辙,如权钱交易,造假诈骗,男盗女娼,走私拐带,卖身投靠等!〖注2〗
(2017年3月30日)
〖注1〗多年前,我看到一则媒体报道:袁世凯的后人(曾孙?)从美国回到大陆,说是为了(聘请历史学者?)替老祖宗平反申冤,恢复名誉!
〖注2〗凡有点知名度的教授、博士、专家、学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也就可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进行历史翻案。这也属于权钱交易之一。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7年7月4日首版 Created on July 4, 2017
2017年7月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ly 4,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