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孔夫子南游夜郎国

── 符懋濂 ──


据史籍记载,孔夫子为宣扬其仁义主张,曾周游列国,其中可能包含夜郎国。(说是“可能”,因尚有待考证)

夜郎国虽国小民寡,远在南疆边陲[1],然相传该国崇儒尊孔,官少俸禄,民皆富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名声之响亮,不亚于中原之五霸七雄。孔夫子得悉,心喜而神往焉。

有鉴于此,鲁哀公年间某日,由子路、颜回等数高徒陪同,孔夫子不辞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前往夜郎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国君欣喜万分,亲自出宫迎客,并设晚宴款待之。

翌日,夫子一行漫游名胜逍遥谷。谷内以博弈宫为主体,销魂殿、玉女堂、藏春楼、怡情阁则分布四周,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既有花街,又有柳巷,花团锦簇,杨柳依依,春光明媚无限好。夫子等人慢步其间,目不暇给,然皆面无悦色。

三日之后,国君应孔夫子请求,双方在王宫对话。

“贵国得天独厚,风调雨顺,既无天灾又无人祸,何其幸运也;黔首[2]丰衣足食,皆安其居、乐其业,岂有设博弈宫之必要乎?”孔夫子问道。

“博弈者,当今时尚也;博弈宫之设置,乃顺应时代潮流。敝国若不为之,则滔滔肥水,岂不皆流外人田哉?”夜郎国君理直而气壮。

“陛下此举,可曾征询民意?可顺应民心?可顾及社会成本、文化代价?”夫子再问道,似乎不太客气。

“何须征询民意?夫子可曾谓弟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寡人夙遵此教诲,得以安邦治国也。”国君依然理直气壮,夫子则无言以对。

“然则,夫子亦屡教诲吾等:‘政者,正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则反是。’设置博弈宫,岂可成人之美乎?”子路语惊在座,毕竟属孔门高足。

“博弈宫之设置,乃供他国游子之玩乐也。国人明智,均能洁身自爱,且有防范之策,何以‘成人之恶’哉?”夜郎相国加以辩解,不甘示弱。

“陛下是否曾赞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不愿国人沉迷于博弈,为何欲使他人趋之若鹜?为何损人以利己?”颜回同样口齿伶俐,得理不饶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国君险些脱口而出,因恐有损颜面,欲言又止。

“‘不义之财不可取’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本为贵国所崇信者。而如今,君子爱财之‘正道’是否犹存?‘仁’与‘义’是否尚在?”孔夫子苦口婆心,语重心长。言者虽谆谆,然听者皆藐藐焉。

“财所生处,便是有道;利所到处,便是有义。若无财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尔等之巧言,切不可听也。”相国也认为孔夫子迂腐不堪,未能与时俱进,故而废话连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夫子感慨万千,大失所望,只好悻悻然乘着马车,即刻悄悄回返鲁国去。

若干年后,孟子得悉此事,复非议夜郎国损人以利己。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

(作于2010年4月)


[1] 在今中国贵州省境内。
[2] 古代称老百姓为黔首。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1年01月31日首版 Created on January 31, 2011
2011年01月3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anuary 31,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