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学系观念

── 希 际 ──


南洋大学分设文、商、理三学院,各院另设不同学系。平日上课,大家都和同系同学聚集,只在少数选修课和外系同学交往。学术活动也以学系成立团体,参加不以学系号召的团体,才会和外系同学交集。日常的生活,自然形成了以学系为主的观念。

记得,学生会曾经邀请各学系,某一个晚上在学生楼天台举行文娱演出。临时举办演出,时间匆促,但是,平时各学系都有学会活动,有些功底,也会有精彩成绩。最精彩的是某学系的《春江花月夜》单人舞。可是,最后得胜的却是北婆三邦同学的《皮影戏》演出。当年,砂拉越和北婆罗洲(沙巴)都是英国殖民地,文莱受英国管辖。因地理邻近,合称北婆三邦。北婆三邦同学在校内成立北婆三邦同学会,同学会与各学系的学会相当。许多同学都不曾见过皮影戏,第一次观赏,耳目一新,演出因此获奖。不过,不少同学认为评判偏差太大:皮影戏不是歌舞演出,只能给予安慰奖,第一奖应当给《春江花月夜》舞蹈演出。演出结束后,某学系同学表示抗议,不协助把椅子搬回楼下。可见,大家同属学生会,同学却是以学系(学会)作归属。

学系观念,不但是在校时同学的主导,离校后几十年后,影响仍旧很大。校友的活动,就有某学系校友的聚餐,某学系校友的旅团,等等。大抵是为了缩小群体的人数,相互比较熟悉,有更多的共通话题。

某一次校友会聚会,来了一位校友。可能互不相识,谈不上两句,也就不能接续。几分钟后,他见到一位同系校友,突然变得谈笑风生。谈话中,还提起多年前在当地生活的许多旧事。

好几次,外地校友来访,都说想和校友们见见面。虽然不相熟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过面,才明白他是要和“相同学系”的校友见面。不同学系,不曾相识的校友,没有共通的话题,很难交谈。

人们交往,都建立在双方的共同点上。相同班级,有许多共同共通的因素,能够确立班级观念;相同学系,就有学系观念;相同院校,有院校观念;相同地区,有地区观念;相同族群,有族群观念。校友的学系观念,比班级观念上进;再上一层,可以有共通的院校观念;更进一层,可以有地区、族群观念。有相通的观念,就有交流的共通话题。

一般上,校友都有共通的族群教育观念,由此有了南大精神。深远的学系观念,与族群教育观念交错,使南大精神染上不同色彩。加上社会的各种好坏因素影响,各人的南大精神,也就不尽相同了。

2024-08-18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4年08月18日首版 Created on August 18, 2024
2024年08月1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ugust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