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容
以下是读者推荐“人民论坛”转载自 2024年4月3日“21老友网站”的文稿:
“喜来登政变”登场
从2020年2月21日傍晚,慕尤丁背叛希盟(利用马哈迪的狂妄自大,拒绝安华接任其希盟政府首相职位),伙同公正党叛将阿兹敏、巫统主席阿末扎希、伊党主席哈迪阿旺、土保党主席阿邦佐哈里(砂首长)和民兴党主席沙菲益阿达(沙巴首长),在国家皇宫觐见最高元首苏丹阿都拉。慕尤丁汇报了政治形势的最新演变,宣布将组建新的联合政府和出现新的首相,有效地阻止了安华的接任。会后,巫统的依斯迈沙比里和伊党的哈迪阿旺等人与阿兹敏的团伙在喜来登酒店举行闭门晚宴,密谋并促成“喜来登政变”。
国民联盟(Perikatan Nasional)后门上台
2020年3月1日,慕尤丁踢走马哈迪,于吉隆坡国家皇宫宣誓担任第8任后门首相。组建内阁,成立没有民意的国民联盟政府。
马来西亚全国紧急状态
2021年1月12日,最高元首阿都拉陛下接受慕尤丁和内阁的劝告,御准即日起落实全国紧急状态到2021年8月1日,以遏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直到国内冠病的确诊病例受到控制和下降,才可提前解除。老慕阐明全国紧急状态旨在限制政治活动,包括国会和州议会将不会开会,此外,全国大选、州选举及补选都不会举行,至于社会经济活动则会如常运作。他承诺,一旦独立委员会认为疫情已经趋缓或完全恢复常态,将会还政于民,可安全举行大选。
另一方面,纳吉于较早时,曾质疑老慕的国盟政府所谓放宽疫情行动管制令(MCO)是想再次寻求颁布全国紧急状态的政治目的,而非为了抗疫;而马哈迪也质疑国家颁布紧急状态的必要性,他认为政府已经拥有解决新冠肺炎危机所需的权力。安华为此呼吁国会议员致函最高元首,要求取消紧急状态以及召开国会。至此,老慕的司马昭之心,岂不昭然若揭了吗?
国盟(Perikatan Nasional)倒台、分裂;国阵(Barisan Nasional)重新上台
2021年8月13日,倒阁行动升级,老慕被迫释出橄榄枝,破天荒提出跨党派合作献议;随着巫统发起倒阁行动,辞去官委职位的巫统领袖如骨牌效应蔓延。8月16日,老慕及内阁人员觐见国家元首阿都拉递交辞呈,承认已失去国会议员多数支持,辞去首相一职,解散其内阁。
伊斯迈沙比里担任“大马一家”的第九任首相
伊斯迈沙比里于2021年8月21日被委任并宣誓担任没有民意的第9任首相。国阵自第14届下议院选举3年5个月后,再度成为联邦执政党。
朝野政党签署备忘录合作
2021年9月13日,国阵执政联盟与希盟在野党首次搁置政治歧见,开创马来西亚政治历史的新里程碑。朝野主要政党签署首份马来西亚历史性跨党派合作《政治转型及稳定谅解备忘录》。
所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
加强冠病疫情控制计划;
行政转型;
国会改革;
司法机构的独立性;
《1963年马来西亚协定》;
启动“督导委员会”
2021年11月,国阵在马六甲州选赢得21席,即巫统18席、国大党1席、马华2席,占逾三分之二优势;希盟仅得5席,即诚信党1席、行动党4席;国盟的土团赢下2席。公正党、伊党全军覆没。
2022年3月柔佛州选成绩是国阵40,希盟+13,国盟3。
慕尤丁呈辞,依斯迈沙比里上台,伊党着眼于政治现实,左拥国民和谐阵线(Muafakat Nasional),右抱国民联盟(Perikatan Nasional),紧捉权力的链条,与巫统、土团,眉来眼去;但阿末扎希根本就不买哈迪的账。眼看巫统气数衰落,伊党干脆倒向土团,公然煽动种族和宗教情绪,伙同慕尤丁收割和蚕食巫统累积的选区和资源。俨然以“马来民族保护神”姿态与土团狼狈为奸,取代巫统,用宗教激进的手段,争夺政权。其狼子野心暴露无遗!
希盟重新执政
2022年“11·19”大选出现悬峙国会,经过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以及最高元首阿都拉陛下的调解,安华终于在是年11月24日,经过马来统治者特别会议后,被最高元首任命为首相,随后宣誓就职,成为马来西亚第10任首相。
两大阵营的主张和治理模式
团结政府联盟:团结政府内阁由希盟即公正党PKR、民行党DAP、诚信党AMANAH(共82席)主导;包括国阵BN,即巫统UMNO、马华公会MCA、国大党MIC(共30席)、加上砂盟GPS(23席)、沙盟GRS(6席)、民兴党(3席)、全民党(1席),接近国会2/3的148席门槛。团结政府主张多元团结,符合国情,尊重民意。它涵括多元和单元、东马和西马、大党和小党、联邦和州等错综复杂的关系;采用协商、包容、谅解来重组国内的政治体系;它也有别于巫统的一党独大,这是一项艰难的创举。
上述所有这些有三个关键要点:
(1)看来广大马来中下层还未有迎接政治新秩序的准备;
(2)东马人民的诉求需要时间与政府沟通;
(3)团结政府管辖的联邦政府与国盟辖下的一些州政府的配合,这或许是我国民主改革未能绕过的一道坎。团结政府究竟能运作多久?取决于安华的领导才能和各造能否长期诚意协作!
至于国盟(Perikatan Nasional)的沿革:土著团结党BERSATU,以土著和马来人为主。2016年9月9日成立,党员约56万,现任主席慕尤丁。伊斯兰党PAS,则以马来穆斯林为主的宗教政党。1951年8月23日成立,1973年至1977年曾加入国阵。2022年大选赢得45个国会议席,成为国会下议院第一大党。党员约100万。现任主席哈迪阿旺。民政党GERAKAN,成立於1968年3月24日。2018年大选后退出国阵,表明将建立独立的第三股政治势力。2021年2月11日,民政加入国盟,现任主席刘华才。国盟是主要在野党,推崇“伊斯兰国”和“马来人至上”,以单元理政为主轴。
探讨我国今后政治走向:
第15届大选,西马半岛呈三强鼎立,希盟、国盟和国阵各据一方。惟六州州选、柔佛双补选、柏朗埃补选过后,政局有了微妙变化:国盟的支持率触顶,绿潮受到遏制,国阵风雨飘摇,土团状况百出,惟希盟三党攻守同盟依旧。舆论对团结政府评价是:过去一年面对国盟尤其是伊党的挑战和冲击相当大,能够维持一年,确实是一项“成就”,但距离人民的期许还蛮远。若无巨变,团结政府维持5年届满,应该不成问题。
纵观态势,未来的第16届大选将是希盟与伊党之争。尽管伊党善于耍弄3R课题,制造宗教忧虑,变换“夺权”伎俩等等,难免弄巧成拙地吓走非穆选票,其“伊斯兰国”梦幻无异于“划北为牢”(把势力自我设限于北马三几个州)!狡诈的伊党深知:没有非穆选票的支持,只能望布城而兴叹!于是哈迪在69届党代会誓言在来届大选要大力争取非穆的支持;更有哈迪农历新年以四种语言恭祝华裔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保证该党坚持“无强迫性的信仰”,即使全面执政,也保证其他宗教的信徒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更精心布局伊党的“技术官僚”登嘉楼州务大臣阿末山苏里于2月18日与中文媒体交流,表示伊党了解华社的担忧,会尽全力消除误解。表明无论国盟是否成为政府,都并非抱著强硬的态度在处理问题,而是与对他们有误解的组织沟通。怪乎!伊党已经成为马来民族的首选;哈迪却为选票向非穆大献殷勤?有一种观点认为:为夺取政权,伊党务实地调整策略。你会信吗?调整策略其实是“兵不厌诈”,离“务实”还差远呢!阿末山苏里治理登州,是遵从党意还是尊重民意?端看登州以衣服太紧为由,决定不参加马运会女子体操和韵律操比赛及登州要求游客衣著要符合伊斯兰指南等政策,可见,阿末山苏里是如假包换的“宗教师派”!伊党的“极端宗教性”取代不了巫统的“马来民族性”,甭说无法争取非穆支持率,甚至会流失原支持巫统而后转来伊党的游离票。再说,从诚信党出走,说明伊党内部的土壤还无法培育改革的种子;除非是后哈迪时代,至少还需十几年的孕育期。
有人认为,巫统与伊党结盟,才是最佳抉择。不禁勾起我的联想:最近被开除的巫统最高理事依山加里尔指出,若伊党成功说服国阵支持国盟,阿末山苏里就可在第16届全国大选前成为首相。他表示:随着马来人与回教两个最大党重新建立合作,团结政府就会被“全民共识政府”(kerajaan muafakat)取代。最近,巫青团长阿克马就纳吉宽赦和国内3R课题,左右开弓,俨然以“马来民族保护神”姿态自居。显然,依山和阿克马双簧背后的猫腻,若隐若现!试想,至今如日中天的伊党,尽管跟土团出现嫌隙,还没到决裂的地步,要接受巫统这名“第三者”,确实难度极大。一言蔽之,巫统既然功力大失,想再攀登政治高峰直接的方法就是确保国阵不瓦解,更要向非马来社会展示友善,让华社和印裔相信,巫统已洗心革面,不再骄横跋扈。至于马华和国大党这对难兄难弟,更必须以“命运共同体”自处,让自己的政治价值有所加分;否则只能走向灭亡。问题来了:依山和阿克马在巫统的潜伏力量有多大?巫统和土团能共处吗?国阵能自救吗?看来答案是否定的。16届大选,巫统(国阵)最好的出路,依然是和希盟成为政治伙伴。
那土团在伊党眼里是什么货色?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土团没有历史,没有任何基层支持者,也没有任何重要的选举机制。14届大选,依靠希盟的支持者和机制;柔佛和马六甲州选,靠伊党的支持者和机制;15届大选,还是依靠伊党的马来选票。土团唯一的“骄傲”,就是拥有叛徒的DNA!今天它状况百出,完全是咎由自取。伊党还得利用从巫统窃取的“马来民族性”为其“极端宗教性”装点门面(这点土团的叛徒DNA容易驯服;巫统则会讨价还价)。16届大选后,土团可能泡沫化,走上不归路!能否委屈地加入多党联盟?还需看人家的眼色!
有人倡议安华以团结政府为基础,建立一个拥护多元的多党大联盟,最大限度地孤立以单元为主轴的伊党。2018年14届大选,希盟终结了巫统一党独大的独裁统治,为“民主转型”启航;惟胜利果实被马哈迪窃据,进而发生“喜来登政变”。马来西亚面临着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政治碎片化加剧;政治生态持续恶化等困境。这些问题阻滞着民主化进程。究其因:希盟没有完成民主政治改革的任务,而继任的国盟又强化了马来特权为核心的权力结构与利益结构,使得政治发展没有突破族群政治的瓶颈;再则,政党政治不成熟,政党内外纠纷不断,党内民主缺乏,造成了选民政治冷漠。虽然2021年8月巫统重返权力核心,但是“一党独大”的政治局面不复存在。在当前“多党并立”的格局中,马来西亚需要摆脱右倾保守导致的转型困境,探寻兼具政治秩序和理政绩效的民主巩固方式。这个改革大计,牵涉极广,不能一蹴而就、一飞冲天,需要循序渐进。
目前,团结政府的迫切任务就是:肃贪、扶贫,引进外资、搞好经济;制止不负责任的国会议员滥用国会免控权,玩弄3R课题、挑唆种族情绪、丑化团结政府、歪曲既定政策,把国会搞到乌烟瘴气。团结政府必须在未来的四年内证明本身的国家治理得到各族选民的青睐与肯定,才能击退排山倒海而来种族化政治的煽动。改革不能右倾保守,切忌一飞冲天,只能循序渐进!团结政府已经迈开改革的步伐,加油!
稿于2024年3月23日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4年04月04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4, 2024
2024年04月0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