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何
以下是 2024年1月3日 “人民论坛”的贴文: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继续探访和平村”。今年来,前往探访和平村的老友络绎不绝。我们主办的9月1日团之前还有人主办8月8日团,之后会有人主办11月7日团。
由於8月团与9月团在看待新加坡老友的联谊活动,意见相左、看法不同,这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群体,而11月团则独立於8月团与9月团,是故,在此我先相对叙述这两团的差异(不是做比较,这没意义!)。目的也只是在强调,我们都有“不忘初心,砥励前行”的共同点。
同样是探访早年的老战士,同样是去祭拜烈士,同样的接受当地的村民负责人招待。
~不同的是,9月团是左翼人民党干部做领队,8月团是人民军女战士做领队。
~不同的是,9月团是13位团员,8月团是我们的一倍,约30位团员。
~不同的是,9月团探访2个和平村,8月团探访4个和平村。
~不同的是,9月团欠缺文娱人材,8月团的演艺人材众多,能够为村民即席表演。
~不同的是,9月团送给备受尊敬的新加坡老友陈新嵘的遗孀,$4300。另外去探望大娘的患癌症的女儿-晓红时,给了一个三千元泰币的红包。8月团却为建设、充实马共历史文物馆而献上了$9510及马币500,贡献不小。
所有这些差异,都不重要,或许不值一提。重要的是,他们与我们都有一颗爱心/红心,千里迢迢前往探望曾经的战友,祭拜缅怀牺牲的烈士。
当我在旅途中,向朋友群报导所见所闻时,有一位新移民女士,转来了两则中国朋友的赞美之词,还称赞我们给老战友送去了慰问金,殊不知8月团的老友送去了更大数目的建设金。更不知道当年1989年底,下山后的战士,在建设和平村的家园时,物质与金钱奇缺,我们新加坡老友多次前往和平村,出钱出力,帮忙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和平村联谊会还在佈告板上致敬与赞扬梅略德、林肯、黎德洲、赵甘照,也包括蔡家福及众多老友的无私奉献。
至於11月团,人数较少只6位,但却有幸见到百岁的马共主席-阿都拉西廸,也见到可敬的82岁新加坡大娘与女儿晓红,也见到在森林部当军医的林东女战士,更有一位在战斗中炸断腿的战士-战勇,他在村里无悔无怨、自力更生的踩着摩托车贩卖豆花水,这真了不起,真英雄!
11月团人数虽少,但爱心更多,献上了多个红包钱表心意、敬意。
泰南和平村的村民,有不少是早期新加坡的乡亲,为国为民为理想,走在我们的前头,渡过艰辛困苦的战斗生活,做出了牺牲,我们是应该常常来探望。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是的,8月团、9月团和11月团,都走到一起来了,发挥三互精神!
2024-1-3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4年01月04日首版 Created on January 4, 2024
2024年01月0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anuary 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