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昂
人民党机关报《先锋报》1961年9月1日
以下是读者推荐 2023年10月4日 “人民论坛” 的贴文:
马来前锋报的罢工是目前星马引人关注的事件。这个工潮除了包含普通的劳资纠纷的关系外,也带有维护报业独立和新闻自由的性质,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民主权利的基本问题。此外,这个工潮又带进执政党的要员,马来亚全国宣传主任伊布拉昔·菲克里,作为爆发工潮的主要导火线。单单这几点,就足于说明这个工潮所涉及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意义,同时,不应忘记的是马来前锋报的职工们和资方都是马来民族的人民,前锋报的读者是广大的马来群众,这对许多华族人民来说或许还有点隔膜和生疏。但是,这个事件在马来民族当中,算是平静在水池中,投下了一块大石头。通过进一步关注这个事件的发展,了解马来职工的问题和马来民族的情况,亦可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吧!
马来前锋报是在1939年创立的,至今已有22年的历史。当时是由于整个社会的需要,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资力而建立起来的。它的股票的面额非常低,据说它目前的股东约有一万名左右,连马来前锋报目前罢工的许多职工们也有一、二股份。因此,马来前锋报在外算是由广大民众创办的报纸,它获得马来民众支持是很自然的。当然,比较大的股东仍然是控制在少数资本家手上,并由这些人组成董事委员会。在数月前马来前锋报在外的股票曾经突然扳高,这显然是有人购进的结果。随着这事件过了不久,伊卜拉昔·菲克里便被董事委员会委任为经理兼主编。一般传说,伊卜拉昔·菲克里也曾在不久之前购买了100股马来前锋报的股票。
伊卜拉昔·菲克里是丁加奴州巫统的领袖及州议员。在被委任为马来前锋报经理及主编之前是马来亚巫统全国宣传主任。特是特地辞掉宣传主任而接受该职的。对于这个事情。职工的罢工行动委员会主席达祖丁·加哈在一篇声明中曾说:“有关伊卜拉昔·菲克里被委任事,马来前锋报的职工们是不想说什么的。因为,这纯粹的是董事委员会的事。”
但是,我们只要从股票市价的变动和易手;伊卜拉昔辞去主任宣传之后立刻被委任马来前锋报的要职,就可以想象事态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它仿佛是经过了详细的计划和布置工作的。7月10日当伊卜拉昔·菲克里正式上任之后,便立刻向编辑部发下一个新的编辑方针。结果,这个编辑方针赤裸裸地暴露了伊卜拉昔·菲克里进入马来前锋报的目的,使整个问题明朗起来,一些隐蔽的事实也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这个新的编辑方针是:
1. 全力支持执政党,因为这对营业有利;
2. 发表真实的消息,不给其他政党的消息成为头条新闻;
3. 将联盟部长所做的事宜大字标题刊出,包括各种重要的政策声明;
4. 支持联盟的一切行政实施,如果有坏的的结果才能做建设性的批评。
在这4点新编辑方针宣布后第二天,编辑部职员便召开了一个会议,通过以全体职工的名义草拟一份备忘录由新主编提呈[非]董事委员会。该份备忘录的内容大意如下:
1. 备忘录不仅以全体职工的名义同时也以股东的身份向董事委员会提出的;
2. 董事委员会委任伊卜拉昔·菲克里做马来前锋报经理兼主编,将造成马来前锋报社与政党联系起来。因为,伊卜拉昔·菲克里是一个政党的著名领袖。这项委任是不明智的;
3. 伊卜拉昔·菲克里的4点新的编辑方针。和过去一路来马来前锋报的编辑方针相违背。对执政党的新闻来说,马来前锋报一路来给予合作的;
4. 根据新的编辑方针,马来前锋报将作为执政党的工具。如果未来社阵、回教党或人民进步党执政的话,那么,马来前锋报是不是要轮流成为他们的工具呢?其实,每个政党是有他们本身的机关报的;
5. 接受这4点方针将使马来前锋报从一个人民大众的报纸沦为政党的喉舌。这将违背了马来前锋报22年来的优良传统,并背叛了1939年马来前锋报发起人的付托,为祖国、民族和宗教服务的宗旨;
6. 过去的22年。马来前锋报并不曾得到外来的资助。它是依靠报份的销路而生存,并不是由于政党的支持。过去马来前锋报所面临的困难和考验,都是由于全体职工和董事委员会,以及广大的各阶层股东如:教师、警察、军士、农民、园丁、小差役、书记等等的通力合作下解决的。
过去的经验证明。政党的机关报不能长期获得各阶层读者的支持。政党机关销路差和短命就是明显的例子;
7. 如接受上述的4点方针必使前锋报衰弱、凋萎而死亡;
8. 当成执政党的工具后,马来前锋报将会失去各阶层不同思想派别的读者,当销路不振时,所有职工们的命运将悲惨的;
9. 最后,为了马来前锋报的生存合法组织,要求董事委员会考虑取消上述4点编辑方针。并重新考虑引起这问题的委任事件。
当这项备忘录呈上董事委员会时,资方便采取拖延的方法拉长时间,迟迟不给予答复。至于伊卜拉昔·菲克里的态度更是恶劣和不合情理。它竟在劳资双方谈商的过程中,命令职工的一名重要代表,即前代理主编赛·查哈利离开吉隆坡到星洲办事处工作。这明显是一个诡计,企图破坏劳资谈商的进行和瓦解职工们的团结。全体职工们于是要求伊卜拉昔·菲克里收回成命,等到谈判结束才做是项决定。但是,职工们的要求不仅没有被接受,而且,7月20日董事委员会主席授权伊卜拉昔·菲克里处理一切事务并无理地宣布拒绝接受职工们的意见,面对这情形,职工们被迫于当天下午2时召开紧急会议。在115名职工中出席者有100名,大会在99票对1票的情况下通过采取罢工行动。由于这个会议,第二天的报纸只得减少页数出版,这算是一个抗议,在7月23日罢工便正式开始了。
吉隆坡马来前锋报的全体职工从代理主编、编辑、记者直到发行部职员、印刷部及排版部工友全部是马来亚全国印刷业职工联合会的会员。他们正式罢工后,马来前锋报星马各地的办事处职员和通讯员也都停止工作,全部人员连吉隆坡的职工在内约有200人左右。新加坡丝丝街的办事处也有20余人。当工作自动停止之后,他们便被资方赶出办事处。在这种情形下他们便挂起布条正式罢工了。
一家全国性日报的罢工是一件大事。但是,星马各种文字的报纸却极少刊登他们的消息,这种显然是受了约束和限制。前锋报职工们发出来的备忘录和各种声明,其他报章并没有发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罢工委员会的宣传股逐日油印《罢工快讯》发给社会人士。其中登载了罢工经过报告、职工们的声明、罢工生活、漫画、和东革·华兰等作家的诗歌等等,内容相当精彩。因为这些人都是著名的编辑、作家和记者呢!可惜的是每日油印份数不多,发得不广。
虽然,在各种限制下,这个工潮也很快地给许多人知道了,并获得各方面的热烈支持,远至汶莱的人民党也在罢工之后的几天内汇款150元值支持他们的罢工。罢工的职工们在印刷厂外空地上挂起布条、标语、塔起营帐。就地吃宿。正如《罢工快讯》所描述。‘天空是我们的屋椎,大地作我们的地板’。居住在吉隆坡市郊一代甘榜里的马来村民带来许多的果物纷纷来拜访他们!吉隆坡市区和新村里的华族去青年也成群结队去访问和捐助他们!晚上,当星星挂满天的时候,热心的马来乐队为他们演奏,罢工的工友们和访问的支持者快乐地欢舞。这情形在马来民民族社会尚属少见呢!有一个晚上,访问的人竟达300多名之多,他们兴奋的歌声割破了吉隆坡郊外的暗夜。老访问他们的人当中包括了丁加奴的州长达勿,沙末等一行人,马来亚联合邦开明的农业部长鸭都哈芝的太太给他们到来一车的粮食和果物,她除了慰问和鼓舞外,还对罢工的职工们说:“你们要什么,尽管说吧!”到目前为止,据说她已经给了罢工的职工们非常大的帮助。现在,整改报告已四面八方获得捐助和政策,各民族的正义人士,来到吉隆坡首先想去罢工地点访问他们呢!
这使人想起不久之前发生的‘哈密都亚’事件,这事件是由于‘土地问题’所引起的。哈密都亚曾经率领了一群马来甘榜里的村民进行开辟一个芭地,结果被政府拘禁起来。哈密都亚的太太带领了一家大小和甘榜里的人们,在戒斋月内到吉隆坡政府大厦门前挂起布条,竖立标语,浩浩荡荡,日以继夜地在那儿示威请愿,求见在牢狱中的丈夫。这事情坚持了相当久。成为轰动整个马来社会的大事件,使吉隆坡的政府大厦前的空地天天挤满了人,倾听哈密都亚夫人诉说他们的悲惨的故事。这事件引起广大马来群众对政府无理的态度感到不满,连各地巫统孩子不也抨击巫统中央。而一些不知趣的巫统领袖在震惊之下大放厥词说巫统内部也被颠覆份子渗透了,这真是可笑之极。
哈密都亚的事件使巫统的威信在马来群众中受到了打击,尤其是雪兰莪州一带更是明显,当时所有马来文报章都曾经详细刊载这个事件,这也许是巫统引为头痛的事。想不到事过不久,他们竟想染指马来前锋报而导致工潮的发生。这个工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巫统的威望。马来前锋报的罢工事件,似然是在一般劳资关系的急促会上发生的。但是,它爆发的根源却是由巫统全国宣传主任所导致的。伊卜拉昔·菲克里是巫统的领袖又是州政府的要员,为了他而造成一家具有22年历史,在马来群众中具有威望的全国性日报的罢工,就自热仍然地使这个工潮和普通的罢工迥然不同。执政党在这问题上处在理亏的情况下,这就难怪在上次联合邦国会中,马来亚社会主义阵线和回教党的议员纷纷提出质问和抨击政府的袖手傍观了。哈密都亚事件和马来前锋报的罢工,算是今年内马来社会中发生大事,它反映了目前的马来亚巫统与马来人民群众的关系,并具体地说明了巫统不能真正保障马来农民的利益和保卫马来社会中人民所享有的民主权利。前一个事件主要影响了马来农民,后一个事件影响了,敏感的马老知识分子。但是,非常可惜由于马来民族中左翼力量还是薄弱,不能将这些事件变成深远的影响,缩小了它的作用。不过,这毕竟是一个开端,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压迫人民,限制自由的事可多着呢!当细小的流水汇合入江河的时候,它总会冲流到浩瀚的大海里。
马来前锋报是以爪夷文出版的,全马唯一具有影响力的马来文报,它日销3万余份。从它创立以来便是以独立的立场出现,忠实反映马来人民的要求,推动民族的文化教育,并极力支持人民争取独立的事业。马来前锋报社除了日报马来前锋报外尚出版文艺性的宝石月刊。教育与电影、青年前驱报等。当然,这些刊物也停止出版了,马来前锋报长期获得马来读者的支持。它的销路除了大城市外,还遍及穷乡僻壤和加里曼丹一带。唯一能与它竞争的只有近年才出版的《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但是,《每日新闻》并不能正确反映马来人民的意见。它不仅历史短,而且困难打进落后的乡村去。其中一个因素是它以罗马化字母印刷。乡村的人们就是根本不识 ABC。这个事实也反映了联合邦政府推行罗马化马来文不力的结果。
知道了马来前锋报在马来民族中的作用之后,我们就容易明白为什么伊卜拉昔·菲克里会由巫统的全国宣传主任跃到马来前锋报经理兼主编的要职上去,这事件明眼人是看得出它的政治因素的。因为只有以搞过政党宣传工作的人,才能够既明白当地宣传路线,又能够驾驳像报馆这样的宣传机构,真是驾轻就熟。不过,这种手法正像‘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样不打自招,太明显了。对全国性日报的加强控制正反映了今天联合邦的执政党,尤其是马来亚的巫统恐惧失去马来群众的支持,他们的举动及其用心之苦可以想见。马来亚联合邦的马华和马青正在逐渐失去华族群众的支持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这是联合邦执政党感到恐慌的,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马来人民当中,马来民族的广大劳苦群众也都已巫统发生离心作用的话,那岂不是江山难保,于是,在人民当中能起影响作用的工具加以控制,就是要迅速进行的工作了。谁知一下手就引起反击呢?马来亚是宣称民主之邦。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力士要尊重的。纵使人民在目前的有限民主的情形下,民主生活的熏陶也会逐渐是人们感觉到民主自由的可贵。民主生活的可贵是让每个人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每个政党可以通过本身的机关喉舌宣言自己的思想,对这些基本权力的压制和剥夺,容易引起公愤也是很自然的,
马来前锋报职工们的斗争。正是争取‘新闻自由’维护民主权利的斗争。商业性的民间报纸要求格守公平反映人民的意见,抗拒沦为政党工具的原则。可以想象马来前锋报被控制后,人民的声音将消失,尤其是马来民族当中,将失去了推动文化反映民意的工具,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吗?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3年10月05日首版 Created on on October 5, 2023
2023年10月0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5,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