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大校歌

── 许万忠 ──


  南大有校旗,也有校徽,却没有校歌。

  南大校旗,是在1956年3月15日,南大正式开课当天,在号角声和数千位观礼人士高呼“南大万岁”的激昂声中,由陈六使先生亲手升起来的。当日的场面,庄重、严肃,千千万万爱护南大的人,热情满怀,都为南大祝福。

  南大校徽,由紧密连接在一起的黄、蓝、红三道光圈组成。黄光圈代表华人文化,在最上边,红光圈在左边,蓝光圈在右边。黄光圈轴心,是一个黄色的星,代表以发扬中华文化为职责的南大。三道光圈的总结构,象征三大民族和平共处,文化交流,相辉与团结。这个校徽,已经成了各地南大校友会的共同标志。

  我们读过史诗式的长诗“南大颂”,也在多个为南大义演的游艺会上听过不少歌颂南大的创作歌曲,可是,南大校歌一直没有出现。

  要创作一首足以体现南大的伟大,把南大的崇高任务和使命,以及万千人民流血流汗创建南大的热情表达出来的校歌,谈何容易。可能有人曾经尝试,但创作出来的歌曲,不符合理想,或者不能体现这种崇高精神,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没有被接受。

  南大同学,习惯把校园内流行的歌曲,当为校歌。因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校歌”出现。

  六十年代,南大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王赓武报告书建议改组南大,受到极大阻力。

  在这之前,新加坡政府已经不止一次公开指责南大学生会,说学生全已沦为反政府的喉舌。学生会则经常发文告批评政府,指政府歧视南大,压迫民族教育。

  政府曾经多次派军警闯入校园,进行扫荡性大逮捕。大逮捕过后的第二天早上,学生领袖一定在旧餐厅开抗议大会,出席者情绪高昂,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和喊口号。

  反对王赓武报告书改组南大的大罢课,持续了一个月。罢课期间,每天都可以听到这首歌,云南园里,到处都是团结的歌声。

  因此,很多南大同学,认为《团结就是力量》应当成为南大校歌。

  南大虽然培育了不少英才,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是,南大一直在多灾多难中成长,走的是崎岖不平的道路,而且布满荆棘;南大儿女,心理负担很重,出来社会,又要面对学位不被承认,待遇低人几级的惨酷现买。《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不但能反映出华人社会众志成城,创建南大的集体成果,也可以激励人心,使人以更乐观的情绪和态度面对困难。可能是这首歌太通俗,太多人唱了,尽管很多南大同学这么认为,终究也没有成为南大校歌。

  在南大被并入新大,南洋大学成了历史名词的今天,追忆起这些事,更使人有无限的感慨。

(录自《回忆云南园》,1991年12月15日出版。)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7年4月1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1, 2007
2007年4月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1,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