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万忠 ──
六十年代,南大有两个餐厅,一新一旧。旧餐厅也叫永祺厅,是最早建的第一批建筑物。新餐厅专供开膳之用,旧餐厅在下午和晚上,也兼卖茶水,晚上还卖宵夜。学生会未被禁止活动的时候,经常在旧餐厅举行电影招待会。
我在南大时,寄宿生都在餐厅开膳,八人一桌,三菜一汤。早点也在餐厅。学校设有膳食委员会,负责处理膳食问题。缴费的时候,先交一定数目的膳食费,周末和星期天,如果没有开膳,可以扣回。
膳食是由外人承包。早餐千遍一律:每人一粒半生熟蛋,面包和茶水任用。一些娇生惯养的同学,不喜欢这种呆板的早餐,宁愿花钱到四勿亭或小餐厅解决。但是大部分同学,看在不吃也算钱的份上,照吃不误。
一些同学的叛逆性特强,任意浪费,拿白面包当纸张来擦杯和擦盘。心情好的时候,连吃几粒蛋,不够,则顺手牵羊,从隔壁桌拿。已经削了皮的面包,还要把四周撕去,只吃中间部分。牛油和果酱,则涂得厚厚一层。
对一般人来说,餐厅的菜式,已经很不错了,只是由于用餐的人多,又在同一时间,须要提早准备,以致无法提供热腾腾的饭菜,引起一些同学不满。
先是口头抗议,继则以书面,最后,竟有人摔碗来抗议。
那个时候,塑胶碗还没有面世,用的是瓷碗,一摔就破。
开始,是斯文的摔,丢一两个碗发泄。后来,越摔越热,开膳的时候,瓷器破裂的声音,此起彼落,好不热闹。摔到性起,甚至将整桌菜弄翻。
纪律委员会和膳食小组曾经多次出面约摔碗抗议的同学面谈,设法改善,但收效不大。一些同学,收到书面警告之后,照摔不误,餐厅的承包商唯有望着这一群不自爱的大学生,发出莫可奈何的苦笑。
记得当年有人在报章上抨击南大生这种不自爱、有失尊严和人格的做法,引起一些同学为文反驳,以大学生精力充沛,摔碗碟来发泄作为理由之一,一来一往,持续好久。最终是不了了之,只是摔碗碟的情形较为缓和些。
改为理工学院后,旧餐厅经过改建,四周的围墙已被拆除,圆桌改成长桌,不再是八人一桌,三菜一汤了。像个小贩中心,由不同的人售卖食物,以自助餐方式,现钱交易。
这么做,是自由得多了,也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只是各自选择食物,独来独往,再也领略不到当年一起用膳,一家人似的那种融洽的大家庭气氛了。
摔碗抗议是在承包制度非吃不可的情形下发生。想起当年情景,虽觉汗颜,却不失是一件值得回忆的事。
(录自《回忆云南园》,1991年12月15日出版。)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7年3月24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24, 2007
2007年3月2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24,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