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大流行曲

── 许万忠 ──


  “在我们走过的地方,人们要骄傲地称赞,有了这样勇敢的年轻人,沙漠上也会有绿州;什么是我们的幸福,幸福在辛劳中诞生,我们克服重重的困难,就好像作愉快旅行;像无数快乐的浪花,跳跃在建设的高潮上,我们创造英雄的事业,把祖国变成美丽的花园。啊,让青春更加美丽……。”

  这是《让青春更加美丽》的歌词。这首流行于五十年代的中国创作歌曲,生动地描绘了一群在祖国号召下,到边疆建设的年轻人的豪情壮志。歌曲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情绪,轻松活泼;不但唱出献身祖国的高洁情操,也唱出年轻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南大是由海外华人聚资创办的唯一华文大学,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功建校,使新马华教有一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南大儿女以天下为己任,不但要发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也要回馈社会,为国家社稷做出贡献。这首歌,正好唱出南大儿女的心声。

  初进南大的时候,学生会还未被封禁,经常主办各种活动。这首歌是最常听到的歌曲之一,有独唱、齐唱、合唱,还有由著名的口琴家石人望演奏的口琴曲。每年一度的大学周,是最热门的选唱曲。振奋人心的激昂歌声,荡漾在云南园山岗,扣人心弦。听惯了,几乎每位同学都能随口哼几段。

  同这首歌齐名的,还有《把青春献给祖国》,是男声领唱,四部合唱,旋律悠美,歌词也同样有振奋人心、献身建国事业的豪情壮志。但因为有提到祁连山、青海草原等等,毕竟同我们相距太远,部分歌词,近乎喊口号,没那么容易引起共鸣,受欢迎的程度,反而不及《让青春更加美丽》。

  有一首叫《谁要是悲伤》的歌,也是南大同学喜欢唱的。它的主题,是激励人们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活,不要因失败挫折而丧失信心和斗志。歌词中有这么一段,“谁要是悲伤,请看看那奔腾的海洋。海洋奏着生命之歌,一片激情地歌唱……活着就不该悲伤,活着就应该向上,谁要是悲伤,请看看那海洋……”我很喜欢这首歌,也经常鼓励同学唱。

  1964年,学生会被禁,各学会领导人,大部分被开除学籍、驱逐出境或最后警告,停止了活动。校园内再也听不到这些歌曲。

  大罢课期间,进行纠察的同学最喜欢唱《团结就是力量》。此外,每天都可以听到“同学们的队伍无比坚强,百战百胜无折挠”、“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歌声。

  大罢课之后,校园内一片沉寂。经历过暴风雨,人心惶惶。一些不甘寂寞的同学,改听《草原之夜》、《在银色月光下》,《星星索》之类文艺歌曲。

  那个时期,台湾歌星紫薇的《绿岛小夜曲》开始传入新马,也飘进云南园。一时之间,台湾歌星软绵绵、诉哀情的唱腔,取代了当年豪迈和激昂的歌声。水一般的柔情,在云南园回旋。

  流行歌曲毕竟不耐唱。不久,美黛唱的《忆难忘》取代了《绿岛小夜曲》。于是,“想念你,想念你的,我爱唱的那一首歌”又常挂在部分同学口中。

  之后,又流行汤兰花的《负心的人》。南大同学,成了满腹冤屈的一群。

  七十年代,尤雅以玉女姿态闯入歌坛,一曲《往事只能回味》疯魔了多愁善感的年轻人。自然也在云南园流行起来。

  从乐观,慷慨激昂的歌曲,到软绵绵的紫薇之歌,到《负心的人》,再到《往事只能回味》,是颇值得玩味的。不但反映出南大同学莫可奈何的心态,也是南大命运的写照。

  回顾当年华社轰轰烈烈创建南大,经过改组、改制、改教学媒介、联合校园、并入新大几个阶段,到今天云南园面目全非,想起先贤的一番苦心、南大的光辉历史和璀璨的一页,真的是“往事只能回味”!

(录自《回忆云南园》,1991年12月15日出版。)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7年3月14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14, 2007
2007年3月1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14, 2007